大家好,我叫秦祥宇。下面开始自我介绍。
1)东方九型的学习经历和收获
接触东方九型,源于2011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刚上大学。从故乡的纠缠中换到了新的环境,我的生活失去了支点,开始迷茫。于是乎我参加了学校里能参加的所有心理学课程,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全面的了解过后,我最后停留在了林何凤老师的课堂上,坚持上到了毕业离校。
在林老师的课堂上,因为泡的久,鹦鹉学舌一般记下了林老师讲的所有内容。给别人讲起来也能讲的风生水起,在毕业回到故乡的这段时间中,获得了高度的认可。可是我总感觉,九型应该还有更深入的内容,我感觉学的不够。在家做老师的一年半中,我一直在学习,从各种地方查资料,一直感觉不够,希望能遇到一个真正的专家,能真正深入的讲明白的专家。正好在2015年陈老师讲课后发了个广告,我看到广告在2016年就来到了北京,开始找工作挣钱准备上课,最终在2018年走入课堂,成为第七期的学员。系统学习后,我感觉仍然要尽全力复训,最终在第八期的三阶段时候起义,开始做工作人员至今。
能遇到东方九型,尤其是遇到陈老师,让我的生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我如果当年没有毅然决然的来到北京,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老家做个小老板,稀里糊涂的度过一生。并且不知道会因为自己的人格模式、童年伤痛还有头脑的自大,遇到多大的风浪。我内心的脆弱没有力量,很有可能被震惊点逼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进入东方九型的课堂后,我逐渐清晰了自己的人格模式,也在不停地落地实修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收获到了很多。我能从跳坑中,收获到价值。这是最大的转变。我的外向投射的模式,会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外在,我的受害者模式又会极力放大痛苦。到最后我发现,我的受害者模式似乎能改变我的记忆。因为观察世界的角度不同,别人可能做了一点不太善意的事情,我就会认为对方要置我于死地,并且对这个印象、观念和想法深信不疑,对方会害我也会刻进我的记忆当中。后来有人和我说起,我太夸张了、人家没有做那些事、人家不至于那么害你、人心没有那么险恶、你担忧过度了、你在诋毁别人、你在胡说八道……
看到这些反馈的时候,我吓坏了。尤其是我在写完振宇爸爸给我看病的事件的时候,万万当时当头棒喝,给我很大的冲击。后来与振宇和王钢蛋聊起来的时候,我才从振宇那里得知了更多的信息,才明白了我误会振宇爸爸了。
就拿一个小细节说吧。我看到振宇爸爸面对我时候趾高气昂,抬头挺胸一脸傲气,说话还很凶。我以为是振宇爸爸因为我学九型而产生了敌意。
在振宇说明情况后,我才知道了是振宇爸爸有假牙,并且当初可能触动到了他。如果是有假牙的话,那他很有可能是怕假牙掉下来才抬头挺胸。假牙没办法非常自如的说话,于是乎他才说话好像很凶,可能是他怕假牙掉下来,开口就赶紧说完,说完赶紧把嘴闭住。这样就让人看起来可能是有傲气啊、凶啊这样。
这时候我才忽然明白,事情的真相,我并没有去看。究竟振宇爸爸是因为假牙还是真的对我有敌意?我并没有去核实就下结论说对方有敌意,我感到受害了,凭借脑子里的记忆写了一篇日记。当我看到真相后发现,连自己的记忆都不可信的时候,我才发现了头脑的强大,模式的强大。我耳听为虚,眼见非实。我相信了我的头脑演绎出来的故事,并存储到了记忆里,这真是太可怕了。我是在我头脑演绎出来的一个架空的世界里存活啊!
我理解了陈老师当时讲故事说墓碑记录存活时间,我现在没有办法确定我活过多长时间,可能我真的都没来过这个世界吧。
并且我是去治疗感冒,我自己也没和对方说明白能否为我治疗,就自以为对方一说我这是心病、不学九型就会自愈了的结论,就代表拒绝治疗了。无论再怎么分析判断,我没说这个话是事实啊。
我能后知后觉,逐渐从愚昧中醒来一点点,是我很大的收获。停看选择,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想要做到却并不容易,因为很多人就像我一样,很容易被情绪、被模式带走。喊不了停,也就是临在不够,无法跳出这模式轮回。
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2)对生命教练的认识和意愿
当我能充分体验我的痛,在看到被人有相同的痛的时候,就会非常感同身受,不给钱也愿意拉上一把,这是一种慈悲。
这句话我深有体会。我对于正六的同学,例如秦洪建、建峰、马雄杰等人(人数太多就不列举了),格外能体会到对方的痛与不容易。这份心与心的链接,很自然就能链接上。这份链接不是靠练习能练出来的,是因为同是正六,那与生俱来的链接感。每次在课堂上倒下,几乎都是6号同频被勾起的。
我斩钉截铁的一定要做一个生命教练,无论我以后做什么工作,我一定会坚持生命教练的身份。这是我特别愿意做的事情,在生活当中我也非常愿意给周围的亲朋好友宣讲,帮助他们看清自己,也收获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在爸爸的朋友圈子内,很多他的朋友强烈建议我做讲座,给故乡的人们传播九型。这是生命的学问,是学校学不到的学问,不仅是他们这代人,学生、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全都适用。当我看到我支持到他们的时候,我心中都会感慨万千,觉得这份爱的流动无可比拟。
我一定要坚定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终生不会动摇!
3)对自己人格模式的自我剖析(包括震惊点,卡点,痛点及相互之间关系)
a,童年经历及终极恐惧
简单说,我出生在一个家庭条件很好的家庭(相对贫困县下的我们村里之间比较的话)。家里不会因为吃穿发愁(很多人还在愁吃穿),在城里也有房子。在别人眼里,很羡慕我家吃穿不愁的生活。家里也对我期望非常大。妈妈和爸爸在我小时候,状态不好,经受了很大的打击。我在爸爸妈妈这里不仅得不到支持,甚至还受了一些加害。只有5号爷爷一直对我好,他可以做到隔离情感,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帮我分析问题,是我心中的支撑。小时候受了很多欺负,让我眼里的世界看到的都是黑色,爷爷是唯一的一抹阳光。我没有朋友,始终孤独的一个人。我在学校的成绩非常稳定,一直倒数第一,是老师眼里的坏学生。老师不喜欢我,同学们也不喜欢我,每日的恐惧让我无心学习,总是在一种极度的焦虑和绝望中度过。一直到初中被某几个人伤害我到变态程度的时候,心底的绝望爆发,抽搐过一次。醒来后,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自杀的想法被我否决了。我产生了一个信念:我一定要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我靠着这个信念,一直坚持到升入高中后,被欺负的已经达到了底线,高一是我第一次打架。在打了一段时间后,那些坏学生说我是个打架不要命的人。他们打架只是想欺负我,我却和他们往死里打。渐渐的学校那些人不碰我了。爸爸那时候对我也是失望了,开始无奈了起来。静下来后那段自由的时间,我第一次开始对物理产生了兴趣,渐渐的,我的学习成绩就起来了。
我的终极恐惧,就是我无法一个人在这危险的世界中活下来。我拼命想求得别人的认可,换来的都是或冷漠或恶毒的目光。
新的起点:
在我进入同方工作后,终于得到了爸爸的认可。我一直想得到的,终于得到了,瞬间觉得研究IT技术换认可这件事情变得索然无味了。
目前,我在寻找心的方向。我所钟爱热爱的,那些曾经的成就感与价值感的来源,是我真正想要的么?我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事不给钱是绝对不会干的。其他的感觉,都和使命感特别像。
毕竟我还在青年危机阶段,在生存线上徘徊的人,是没办法谈使命的。我就先好好成长,好好挣钱吧。
b,基本生命观点及人格模式的表现
我因为害怕孤单一个人,我就形成了求认可的模式。同时会因为不配得感,让自己非常的自卑,走路都抬不起头来。形成的人格模式就是讨好,不停的讨好。用讨好和有用,来结交朋友,尤其是比自己弱的人。和弱者的同盟,让我感觉自己创造了一个可以掌控的安全的环境。
我认为世界是充满危险的,这让我做事情的时候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一味求稳。形成的模式就是外向投射,有问题全是外界带来的。做事情缩手缩脚,胆小如鼠。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相信我是弱小的,这弱肉强食的世界,我就是弱肉。我会有严重的受害者心理。我会把周围的一切事情都负向思考,全都往伤害我的角度想。
c,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震惊点(挫败点)
就像墨菲定律说的,我这种状态,就特别吸引别人来欺负我。别人看见了,不欺负都感觉对不起自己一样。我形成了个恶性循环,越欺负,我越弱。我越弱,人家越欺负。到处都上当,当当不一样。我觉得就不用举例说明了,处处都是。随便说起个什么事情,都能归结到我自己的人格模式身上来。
4)用伤痛、天赋、使命三角形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总结疏理
我童年的伤痛,让我特别想得到父亲认可。得到父亲的认可,就得研究IT技术。在追求认可的过程中,我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的非常快。在没有经历过任何IT学习的情况下,我靠自学获得了较高的能力。到现在,这变成了我的一项天赋。用机器代替人力,解放人类的大脑,是我之前定的一个使命。
现在看来,我在穷病没治好之前,还是不想什么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