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都希格认为,只要掌握了“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
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让人生与事业焕然一新。
丽落.艾伦是一位34岁的女士,她是科学家最喜欢的实验参与者。
她16岁就开始吸烟喝酒,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和肥胖作斗争。
在她20多岁的时候,不仅有讨债公司追着她索要债务,而且,她干得最长的工作持续时间还不到一年。
后来,她结婚了,但是,有一天丈夫下班回家跟她提出离婚,因为他有了新的女友。
于是,在接下来的4个月中,哭泣、暴饮暴食、失眠、无助、抑郁、愤怒填满了她的生活,伴随的还有被羞辱的感觉。
丽莎感觉自己崩溃了,直到有一天,她心里满是绝望,感觉好像自己不得不有所改变,至少改变一样她可以控制的东西。
她想自己得有个生活的目标、有个努力的方向。
于是,她决定要再去一次埃及,去看金字塔,并且要穿越沙漠。
尽管当时她的身体状况不好,又胖,又没有钱,甚至不知道那片沙漠叫什么,也不知道穿越沙漠能否成行。
不过,这都不重要,她只需要一件能集中精神的事。
丽落下了决心,要花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次穿越,于是,她得先戒烟。
正是丽落下定决心戒烟以实现她的目标,这种思想的细微变化触发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影响到了她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那之后的6个月,她用跑步代替了吸烟,这也改变了她的饮食习惯、工作习惯、睡眠习惯、储蓄习惯、工作日的安排、未来的计划等。
之后,她用了4年时间,成功减掉了60磅的体重,然后开始跑马拉松。
再后来,她重新回学校读书,攻读硕士学位,并且买了房,还订婚了。
如今,她看上去比表格中的自己要年轻10岁,并且她不再拖欠大量外债,也不再喝酒,而且已经在一家图形设计公司连续干了39个月。
当研究人员开始检查她的大脑的图像时,他们发现旧习惯在大脑中形成的神经模式完全被新模式取代。
不过,他们依然能看见以前行为引发的神经活动,但是这些神经脉冲在大量的新脉冲面前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
也就是说,丽莎的习惯改变了,她的大脑也发生了变化。
科学家确信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丽莎集中精神,开始想改掉吸烟这个习惯。
通过集中在一个模式(即所谓的关键习惯)上,丽莎学会了如何改变生活中的其他习惯。
正是习惯的改变,让她的生活焕然一新,如获新生。
杜克大学200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其实,早在1982年威廉·詹姆斯就曾这样写道:“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其明确的形态,但其实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习惯构成的。”
《习惯的力量》中说:我们每天做出的大部分选择似乎都是精心考虑的决策结果,其实不然。这些选择都是习惯的结果。
写在最后,愿你我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去除坏习惯,好好生活,享受生活。
阅读随笔,与友共勉。
我是平原轩,关注我,温暖你,链接我,照亮你,愿你我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成为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