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两部有关父与子的电影

在一本《敛与狂:日本人看不见的日本》的书里读到一篇《父与子》的文章,所以周末接连看了两部有关父与子的电影: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和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

现在看起来,张艺谋好几部电影都有一种俗气的煽情,朱军似的,不过我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哭了。高仓健和小孩在山里走的那段特别像北野武在《菊次郎的夏天》里和小孩在路上的感觉,孤独的人慰籍孤独的人。

在父与子之间,双方感受着同样的孤独,儿子不肯见前来探病的父亲,父亲也并没有在儿子确诊后赶回去见最后一面,两人同样情怯。化解鸿沟的照例是死亡的桥段,看完电影我想,他们真的更亲近了吗?儿媳妇在电话里泪流满面地念了儿子留下来的信,内敛克制不善表达的父亲一句话也没有说。也许他所想说的最后都化成给小男孩的拥抱,那终究不是对儿子的直接表达。《千里走单骑》让我觉得悲伤的是,如果不借助移情,有人可能一辈子无法表达感情。作为一个无法直接表达感情、感情越重越无法表达的观众,我也只能借电影掉些眼泪表达我无法表达的感情。

同样是父与子的关系,《那山那人那狗》比《千里走单骑》温和多了,它给予亲子之间更多相互理解的可能。张艺谋那朱军式的煽情无法真正逾越父子之间的鸿沟,因为两代人的生活本身并无交集。如果不是儿媳妇给父亲一盘录像带,父亲对儿子的工作可能一无所知;同样的,我相信儿子对父亲也一无所知,因为作为观众的我也没看出父亲的职业。《那山那人那狗》则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方式解决了代沟问题:高考落榜的儿子接任父亲乡邮员的工作,如无意外,他将一生翻越父亲翻越过的山路,从而理解父亲在家里的缺席;他会娶一个山里姑娘,背负她一生的等待和思乡,从而理解父亲的爱情;他会有一个孩子,不能朝夕陪伴看着他长大,从而理解父爱…儿子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方式理解了父亲。

如果说设身处地是一种可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无疑是最好的方式,然而这对于我们来说,已太难。时代骤变,价值多元,单身主义者和丁克主义者不必体会父母在婚姻中的损耗和滋养,不必体会养儿育女的含辛茹苦。等你工作了你就明白了,等你结婚了你就明白了,等你当妈/爸了你就明白了,等你老了你就明白了…事实是,社会不是一座深山,长大后我也成不了你。传统文化被一再消解,自觉不自觉地,我们都将叛离父辈。反过来,在这激荡社会里,子女所经受的风云变幻父母也无法体会,他们的经历不仅没有参考价值,也可能是障碍的一部分。

长大后我也成不了你。从“子非鱼”的角度说,也许我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亲代孤独。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本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文/小刀 不管对与不对,好与不好,血脉相承的事实,我们谁也无法否认和改变。 1. 我的父亲是一...
    我叫小刀阅读 322评论 0 2
  • 文|月华 —01—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带有反骨的,比如我。 虽然是女孩子,但是性格叛逆,调皮捣蛋,不服管教。 钓鱼摸...
    步月儿阅读 959评论 50 37
  • 母亲是家里的长女,嫁到我家之前,饭不会做衣服不会缝毛衣不会织,更别谈种地了,可这些都是有原因的。外公是一位铁匠,在...
    莫尼卡阅读 857评论 1 3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老歌是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的一首歌,而我想借用这个歌名来说说孩子的教育。 从小到大看了很多电影...
    曼心阅读 385评论 0 3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直以为,没有雪的冬季是不完美的。 总在冬季无雪的南方,想起东北的雪。 北国风光,...
    fxp暗香浮动阅读 587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