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 李清照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孔孟朱语:

据传本词创作时间,或是崇宁二年。

红藕香残玉簟秋:荷花凋零,只剩残存的香气,竹席也觉得凉了,因为秋天到了(点明了此词的写作时间,其实也点明了词人为什么伤感的原因)。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孔孟朱】认为这里不是实景,而是词人的想象,运用典故表达词人的感情。“轻解罗裳”,这里没有任何淫秽之意,只不过是词人轻装上阵,解除不利于行动的衣物。“独上兰舟”,【孔孟朱】认为还是范蠡西施泛舟的典故,而此时词人和丈夫两地分隔,所以才用了“独”字。同时,根据词人的生平,这里可能还带有远离政治的意味。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鸿雁传书,而这里的“回”,因为前一句“云中谁寄锦书来”,是词人希望收到身处南方丈夫的书信,而“雁字回时”,是大雁从南方回到北方,季节是春季,与本词的时间背景貌似冲突。“月满西楼”,“楼”在古诗中有思念的寓意;“月满”即满月,象征着团聚。本句的意思应该是,下次再收到你书信的时候(或者是来年春季),即是你我夫妻团聚之日。

花自飘零水自流:鲜花凋零,流水不腐,都是自然规律。而人间的分分合合,也是人世常情。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种相思”,因为是夫妻,所以是一样的思念之情。“两处闲愁”,夫妻分离,身处异地,而“闲”字,说明只要没了工作,放松的时候,就会想起对方。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里【孔孟朱】认为,词人这时应该是看到什么东西或听到什么话(例如书信),得到一些安慰,缓解了思念之情,然而刚知道对方一切安好(外在),又动起了儿女之情(内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