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开了一把卡丁车。像我这种平时也不开车的人,觉得卡丁车还是挺有意思的。其间,还成功的完成了一次「被弯道超车」——嗯,安全第一。然后就开始想这个经常被我们提及的词「弯道超车」,为什么超车一般要在弯道进行呢?
记得曾经听说过一个理论,说在打同花顺的时候,可以简单的把自己拿到的牌分为三种:好牌,烂牌,不好不烂的中间牌。
如果你拿到好牌,就是大胆的下注,多赌多赢,这很容易理解。如果你拿到烂牌,也需要大胆下注。因为放弃的话只能输,而去赌一把,还有可能唬到对方,赢得这一局。另外,这样做能够增加自己出牌规则的不确定性,让对方猜不透自己加注时,到底是拿到好牌还是烂牌,同时增加了拿到好牌时自己获胜的几率。如果拿到中间牌,就不要下注了,只能直接翻牌和对方硬碰硬。
按照这种博弈策略,就容易出现一种情况:你手里拿着一把烂牌,依然有可能赢得比你手中牌好很多的对手,这就是典型的「弯道超车」。为什么是弯道呢?因为直接硬碰硬根本就打不过嘛!
当你处于绝对劣势的时候,你需要考虑的就是弯道超车,不能在对方的跑道上做硬碰硬的竞争。
一个处于行业第一的企业负责人说,他不担心处于第二、第三的竞争者带来的竞争,他担心的反而是哪些暂时看不见的敌人。因为处于绝对劣势的竞争者,甚者是场外的竞争者,参与进来的时候,往往并不是硬碰硬的竞争,而是想着如何去打破竞争规则。
举个大家熟知的例子,诺基亚如日中天的时候,作为外行的苹果进入手机领域,用的就是打破竞争规则——乔布斯做的根本就不是手机,而是一个碰巧能打电话的智能上网设备。
领先公司被后来者甚至外行超越的例子屡见不鲜。据说,当年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全球领先企业通用汽车内部调研了整整18个月,总结出一套通用汽车成功的秘密——分权。并希望通用可以进一步分权来获得更大的成功。但是,通用不买账,「我们都是第一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改?」所以,德鲁克只能跑到日本去布道,作为汽车产业落后者的日本人,反正手里拿着一手烂牌,光脚不怕穿鞋的,乖乖跟着德鲁克的建议去操作,结果丰田汽车崛起。
由上个例子看出,作为行业第一的企业,未必是看不到新兴机会和策略,只是受限于存量太大,不敢放开去尝试追求增量,从而被人弯道超车。
那么,领先者应该怎么做呢?——领先者应该学习落后者!
这个结论很诡异,为什么要向落后者学习呢?先看一个例子。
1983年一次帆船比赛,美国队在7局4胜的比赛中已经3:1领先,马上就可以成功卫冕冠军。竞争对手澳大利亚队,在关键的第五场眼看夺冠无望,打算赌一把。他们变换航道,希望能碰上有利的风向。
这时,作为领先者的美国队的正确做法就是向落后者学习,也跟着变道。这样,即使错了,也依然可以保持领先,同时也不放弃其他方向获得成功的机会。
美国人当年,没有这么聪明,他们固执的认为自己策略是正确的,不肯变道。然后,就华丽丽的输掉了比赛。
罗振宇说,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有三级跳,分别是:自我贡献者到管理者,管理者到组织者,组织者到决策者。其中第二级跳跃,组织者更应该考虑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外部变化而不是内部资源。
如果你处于领先地位,能够敏锐的判断局势,向未来看,向组织外看,善于向落后者学习,往往更容易避免被弯道超车。企业常青,其实非常的不容易,个人在不同的竞争环境中都处于领先位置,也需要不断的调整战略。
我希望自己能聪明一点,不要像开卡丁车似的被人弯道超车,最好还能去弯道超别人的车。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