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参与小渡督导之感悟

             

      连续两个周末,我参加了韦老师小渡预科班的督导课程。韦老师毫无保留,讲地激情澎湃、入情入理、深入人心;我听的心服口服,感受很深,受益颇多……。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浅显的谈一下我的感受与收获,希望老师和各位同学给与指导。

      第一,抓住机遇,提升自己。疫情时代,也是变革时代,居家学习与生活的这段时间,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沉下心来听课学习,静下心来内观自己,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处事方式,争取优化和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想内涵。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往的“温水煮青蛙”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时候被打破了,我应该走出生活的舒适区安逸区,跳出“幸福陷阱”,让自己心理脱贫。韦老师的这些谆谆教导,如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小康生活应该是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没有升级的生活永远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换回来的是苟且与岁月蹉跎,我40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即是明证。起步永远都不会晚,所幸还在中年,让我顺应变革,拥抱机遇,努力提升精神自我,做自己有意义生活的主人!

        第二,直面问题,不妥协逃避。正如韦老师所言,发展中国家焦虑在前,发达国家焦虑滞后。对一个人来说,这个现象似乎也存在。一个文化水平与思想内涵都不高的人总是焦虑在前,而一个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心理资本强大的人,总是处事不惊达观豁达,遇事云淡风轻游刃有余(我这样说不是一味在褒奖崇尚发达国家,事实证明有些发达国家这次疫情表现真是不及格!只是想到了这样一个比喻,希望不会被批)。我毫无疑问是前者,诸多的焦虑接二连三,无所不及,如影随形的困扰着我:焦虑女儿的学习、弹琴,焦虑自己的身体、工作,焦虑韶华已逝青春不再,焦虑父母年迈身体有恙,焦虑自己与家里人关系是否融洽,焦虑自己是否能掌控身边的重要他人……。经过网校一年多的学习,特别是韦老师的小渡督导课,我明晰了一个事实: 无休止的焦虑并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学会放下焦虑,学会与问题共存,将精力与时间放在努力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并在这一过程当中享受到探寻真理和掌握科学的乐趣。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顿时让人轻松许多,也让我有足够的自信去应对生活了。

      第三,多思多写,向外输出。听了韦老师小渡预科班的第二次督导课,我找到了自己学习进步不大的原因,那就是自己的学习永远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只是向内输出,不向外输出。大爱的韦老师把他的亲身经历和奋斗史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让我们明白:分享与表达是成功的法宝,是通向自我成长之路的快捷途径。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要勤思,勤写,勤付出,写自己,写心情,写当下,不怵不怯、随时随地、由短及长、循序渐进地写,形成写作的习惯。努力做到笔耕不辍,用文字来激活思维,明晰思路,表达思想,加快自我成长的步伐,拓宽自己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知行合一,践行事上“炼”。听完课我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也明白韦老师让我们多写作的良苦用心,那就是每一个小渡在成长进步的路上不要再走弯路,而是站在他这个心理学“巨人”的肩上,增强信心,加速成长。成功需要默默蓄力埋头深耕,写作即是实践的一步,我们还需更多的付出实际行动。在接下来的一年,我们一定不辜负韦老师的期望,以日拱一卒的精神,每天进步一点点,践行知行合一,事上练,事上炼!逐步精进,慢慢积累,在心理学成长的道路上,争取向专业和极致大踏步的前进!为此我决定做好三个方面:1,多参加体验式工作坊。2,多参加讲座、心理学论坛。3,多写多练,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4,多看书,积极接受督导,争取早日被“修剪”成正果。

      总之,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将尽力与韦老师思维一致,用老师的眼界来看问题,不忘申请小渡的初心,牢记“让更多的人因心理学而受益”的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状态,投入到心理学学习与服务中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