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万万没想到
笔记本的力量
我们一直在看书,但是从未找到高效的读书方式。所有的知识都可以轻易找到,但是不在你大脑里生长的都不是你自己的知识。
很多书说道写读书笔记,把自己读后的感悟写上去,与已有知识已有经验联系起来,织成一张知识网络,这样不断织成一张网,从而形成知识体系,你的知识就不是碎片化了。碎片化的知识不能拿来利用。唯有系统的知识,才能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自如地面对。
02.参加读书会的好处
参加读书会让你感觉以前是一个人看书,现在是很多人看书,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参加读书会,每一次的发言都是倒逼你的输出。如果不能说出你的想法和感受,那书的内容就不能为你所用。想要真正理解书,那就好好利用适度的紧张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仅仅只是听别人讲。听别人虽然说也很重要,因为那会让你发现别等观点的存在,有时候会有脑洞大开的感觉,毕竟一个人的眼界是有限的。同时,把自己当成主角,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锻炼。
03.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想要一开始掌握高效阅读方式是不可能的。这中间会有一个过程,过程的长短在于元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强弱。通过参加读书会、写读书笔记加速这个过程,也许还好其他的好的方法,早日掌握高效阅读的方法,以十倍的速度成长。
04.经常想要读多少书来化解知识焦虑,殊不知化解知识焦虑不是看读书量的,而是看读书的效率。找到正确的做事方式,你会更高效,也能早日实现你的目标。
05.为什么有的人写文章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大脑里的积累,而且融会贯通,写东西自然更顺,而且写得有道理。所以说多联系,多对比,靠主动输出逼思考思考,挖掘大脑深处的感触,把浅层次思考想不到的东西尽力挖掘,使得知识网络更紧密。
06.经常作者说什么就做什么,就跟看别人的书单来买单一样。无法用批判性思维去质疑这里面是否有道理,自己的思考有时候会很少,可能是积累不够是一方面,还没有建立起做事的方法论。就比如说雾满拦江推荐一个读书的方式,就是先把老子背下来,然后再去看老子他说,再然后看乔布斯传等进行比对,看看有没有道理。这时候思想会上一个台阶。如果一开始也不知道对不对,就先试着实践一下,在实践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有时候会觉得困难会退缩,可能会中途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