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是特立独行的一代。
在上一代至上几代的思想中,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应该是上学,考试,毕业,找个“稳定”工作,赚钱,结婚,买房买车,生儿育女,养家糊口…这一生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度过,这当然是不错的,这是父母辈经过生活的历练后能为子女想到的最适合最安稳的道路,毕竟很多人的理想就是平平淡淡的人生。但是这种“适合”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我是个农村娃,从小就是其他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性格乖巧,童年做过最叛逆的事也就是下午放学没回家去田埂上淘螃蟹。没错,我是个男孩,因为家庭原因性格内向,慢热,在生人前不爱说话。从小就听了无数遍的夸奖,老妈也欣然享受着这种无关紧要的赞美,仿佛我就是十里八村最好的孩子一样。但是我对于这种虚情假意并不在意,小时候觉得没什么,到现在我却有些反感了。
小时候班里出了个闹腾的孩子,班主任老师会说学学XXX,别整天就知道给我惹麻烦。其实我挺羡慕他们的,从小就敢做自己想做的事,被家长骂被老师说了也不在意,隔几天继续调皮捣蛋,做他们世界里的大哥。我相信大部分孩子都在家长的淫威下隐藏自己的小恶魔,成为他们的小天使,在父母的保护下“茁壮成长”。
然而二十三岁的我回想起我的童年,平淡的如同喝凉白水,不苦不甜,索然无味。
最近各种亲戚朋友在帮哥哥介绍女朋友,千篇一律的:这姑娘挺好的,家里也不错…我哥是名高中老师,今年刚入职。家里人就觉得他是老师了,工作这么稳定,他找的对象也要有不错的条件。于是乎,这家的姑娘在那个企业上班,那家的姑娘是个公务员,这家的家境不错,那家的背景很好,我听了这么多从来没有一个会在意两人的性格合不合适,有没有共同的话题…这就是上一代的婚姻观,尽管他们被新时代的理念所冲击着,但骨子里的那套陈旧依然深深影响着他们,以至于影响到仅以我为代表的乖乖男乖乖女们。
我并不想如此,我的生活并不一定要按照他们的所认为的平坦的路去走。
然而人是矛盾的,我尤其是,想颠覆现有的生活又怕打破这份平静,想远离家人却又害怕独自面对各种琐事,
尽力去做自己吧,告诫自己千万别在三十岁的时候回首这十年无所事事,碌碌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