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间,带着一岁半的儿子跟闺蜜聚会,闺蜜带着她一岁七个月的儿子,想象中我和闺蜜还可以跟以前一样畅聊人生,可事实是,两个熊孩子吃饭的时候一会要抓碗,一会挤牛奶罐,一会把饭扔的满地都是,最后我俩只好草草吃完饭,把一地狼藉给人家收拾干净,匆匆离开现场。
你是否也跟我有一样的经历,你辛辛苦苦做的超级丰盛的婴儿料理,只被他看了一眼,全部扣在了地上,见到餐桌上一切可以抓握的东西(勺子、碗、米饭、面条、菜等)全部扔到地上。你也许会把勺子洗一洗,再给他。但是他还会再扔,刚才的情形再一次发生。
我的妈妈会觉得孩子在捣乱,不给他扔,会说他。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一直在用成年人固有的方式看待孩子的行为,本能的从“自利”的角度出发,纠结或阻止孩子的各种各样的正常行为,比如抓东西、扔东西、挑食等。那么正确的做法以及其背后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扔东西背后的原理
孩子扔东西,配合手部抓的动作,以及胳膊挥舞的行动,通过调动大脑指挥系统,如果孩子在扔的过程中看的是东西去的地方,那么视觉也参与进来了。
所以,扔东西并不是捣乱,而是大脑在协调视觉、听觉、大运动、精细运动,进一步看,他是在协调感觉系统的统一过程,简称感统协调。
感统协调:感统协调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比如你把勺子捡回来,洗洗,给孩子,他会继续再扔,如果没有勺子,他会扔其他东西,捡了再扔,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常见,也非常正常,因为大脑要发育,要自我调整,是一个感统协调的过程。
其实,孩子出现的所有行为都是正常的,我们评估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因为只有一个到两个孩子,看到行为和你自己不一样,和自己预想不一样、或者和我们成人的判断不一样,我们就会产生困惑,会纠结,我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当我了解行为背后孩子大脑发育过程以后,我不纠结了,我知道,那些都是正常的行为。孩子在6岁以前,由于大脑需要不断发育,必然会导致手脚身体系列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行为,比如抓东西、扔东西、害怕黑、哭。而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是感统协调过程。
知道了背后的原理,做法也就自然而然可以想到。
做法
如果孩子出现扔东西的行为,应该鼓励孩子扔,给他提供勺、筷子给他扔。我们还要观察孩子,如果孩子扔的动作不到位,父母自己拿着勺子,不给他,注意力在你身上的时候,示范给孩子扔的具体做法,然后,再捡回来给他扔。
我们顺势而为的这种做法,能够引导孩子正确活动,引导孩子视觉、听觉,身体其他部位都兴奋起来,这样的感统协调过程是扎扎实实的,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养育。
顺势而为
现在,我们知道了孩子的一切行为是正常的,那么看待孩子的眼光也自然的会从自己的评价体系转移到孩子身上。扔东西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他是运动神经在衔接视听感,有时候是延续视力感受,有可能感受东西落地的声音。
这时候,如果觉得扔粮食浪费食物,我们可以提供其他辅助道具,你可以给他提供积木、铃铛、钥匙,球、勺子,让他感受抓握,小臂挥舞,听到声音以及视力追随。这时候,视听感觉系统和运动神经在衔接,身体行动是为自己的意志服务的,他会体会到了大脑意志在指挥,这才是最好的智力开发训练,大脑行为训练,一切在顺势发展。
父母在平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在孩子身上找到一个行为,在行为基础上顺势发展,巩固行为的过程中,听觉、视觉,手指,方向感以及身体平衡全部调动起来,这样孩子的身心将是无比健康的。这些都是依据孩子自身发展行为,顺势推上。所以,我并不打算送孩子去培训班,按照老师设想的步骤,设定的一个标准,把所有人放到一个框框,那样孩子某个方向的闪光点很有可能就被磨灭了。只有父母有条件做到独立化看待孩子,把每个孩子都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混同于其他孩子一起一个步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才部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曾经我也会面对问题手足无措,或者是凭借本能反应来处理问题。但是通过这一年多的持续学习,思考,我对于孩子出现的各种行为淡定了,因为我知道,这些行为的背后原理,我也能够更好的引导,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