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段子:
两个男人在聊天。一男的说:“我家媳妇可能干了,会赚钱、会自己开车、会打扮、会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喂孩子、管孩子、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自己逛街等等,啥都难不倒她!”
另一个男的回答:“像你家媳妇这样的人,在我们村里那叫寡妇。”
听起来挺好笑的,可是细细品味,才知道,原来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在农村,类似的“单亲家庭”比比皆是。丈夫为了挣钱养家糊口进城务工,抛下妻子儿女待在农村,守护着祖祖辈辈留下的一亩三分地。妻子要务农、要洗衣做饭、要管教孩子、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甚至要照顾公婆,总之,妻子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位多功能全自动的母亲,而丈夫,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基本上极少回家。
孩子的教育全然落在母亲的身上,而父亲,变成了一种敬而远之的称谓。这种“丧偶式的育儿”,不用说,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多大的影响。
2
曾经听到一些母亲总是在抱怨自己的辛苦。
“我白天要上班,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晚上回到家要做家务,还要督促孩子写作业,整天活得像个机器人。”
我说:“你就不能让孩子的爸爸接送孩子,让他给孩子辅导作业吗?”
母亲难为情地回答:“他哪里会呀?整天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别说给孩子辅导作业了,孩子见了都怕他。”
母亲的话让我哭笑不得。
曾经也听到一些父亲在埋怨自己人生的艰难。
“我每天那么拼命,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为的就是不想丢掉这份工作。”
我说:“你每天都那么拼,那你有陪陪孩子吗?有给他辅导辅导作业,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吗?”
父亲不以为然地说:“我每天早出晚归的,哪有时间啊,晚上要陪客户,周末要么加班,孩子是事儿全是他妈管。”
父亲的回答像一根针,扎进了我的心。
前者是关系裂痕,不负责任,后者是生活紧张,缺失责任。
父亲可以忙工作,可以忙生活,可以不用陪孩子,甚至可以不理孩子。说到底,这是父亲的不负责任,是一种“只出精子,不出精力”的不负责任。
在孩子那里,父亲就是甩手掌柜,而母亲才是真正的教育陪伴者。
毋庸置疑,一个缺乏父爱的孩子,他(她)的人生是多么可怕的。他(她)会焦虑、自卑、懦弱、暴躁,会丧失斗志、精神贫瘠,甚至会心理畸变。
因为缺乏父爱,所以人生失色。
因为得不到父亲的陪伴,所以收获不到爱。
马英九说过,父亲是一个银行,发行的是知识,收获的是爱。
当存款丰富的时候,陪伴就等于知识,父亲给予孩子陪伴,必然会收获到孩子的尊敬和关爱;当余额不足的时候,孩子必然会在心里多了一层芥蒂,等到父亲年老的时候,收获就不是关爱,而是孤独。
连明星都上《爸爸去哪儿了》讲述陪伴孩子的故事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陪伴孩子,那些不陪伴孩子的父亲,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3
我有一个朋友,在父亲六十大寿的时候被姐姐的电话“轰炸”回来。
寿宴上,一大家族喜气洋洋,唯独朋友坐着老玩手机。
不久,风云突变,父亲终于看不下去,大拍桌子骂道:“老子今天过生日,叫你回来是为我高兴的,不是回来看你玩手机的。”
大家都被吓到了,哑口不言,想不到朋友气冲冲地顶撞道:“你的生日就可以大老远的把我呼回来,我的生日你有陪我过过吗?从小到大,你的时间都花在工作、酒桌、KTV上,你有管过我吗?你敢说你真正地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吗?”
朋友的话如寒风凛冽,把原本满怀喜庆的场面刮得静谧不欢,而父亲,此刻呆若木鸡,坐在椅子上开始反思自己。整个寿宴,最终不欢而散。
是啊,世界正在偷偷惩罚不陪伴孩子的父亲。孩子小的时候,你不陪孩子,等到你老的时候,你也会受到不被陪伴的惩罚。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谈到父亲的责任时曾说:“作为男人,一个父亲不仅仅是让一个孩子来到人世,而是要有勇气抚养其成人,并教他如何做人。”
可是,现实中又有多少父亲能够真正地做到呢?
有道是,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其实,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父亲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与孩子相互成长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给孩子爱的教育,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正义感、有爱心的人,就是培养孩子“三观”端正,充满正能量,促进整个家庭积极和谐、健康和睦的善举和责任。
所以呀,正在为人父或已为人父的你,好好地陪陪孩子,给孩子多一点的陪伴,因为,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