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第一章
一、理论摘要和感悟
1、序、引言
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的童年经历了什么,而是你对于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了你的生活的思考。
(1)心理、大脑与人际关系:人际神经生物学。人际神经生物学融合了各个学科的知识,以独特的视角解释什么是心理,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
科学研究发现,通过观察一个人如何反思自己的童年以及成年后如何看待童年经历,能够很好地预测他的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2)透彻地认识自己:我们不能改变童年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但可以改变自己看待这些事情的方式。
2、第一章:如何塑造自我记忆方式:
把自己的情感包袱带入“父母”的角色中会影响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悬而未决的旧事和没有妥善处理的创伤包含着太多过去,它们代表了我们早年的生活,虽然有时难以面对,但对我们有着非凡的意义。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并处理这些事情,它们就会对当下的生活产生影响。
(1)未妥善处理的早年经历:经常影响我们对待子女的方式,在彼此之间引起不必要的烦扰和矛盾。
过去未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个人生活和人际关系。这种经历常常伴随强烈的无助、绝望、恐惧和被遗弃感,若未能妥善处理,它将对我们之后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2)突如其来的失控:那个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孩子有多痛苦,或者他们有多害怕我们。
我们也没有机会思考自己心理上承受了多少压力。我们只能一直做下去——停下来思考只会加深痛苦,而且会使工作无法进行。
(3)不易提取的记忆:出现这种结果的一个原因是,这些导致情感创伤的经历没有以特定的方式进行处理,所以在日后回忆时不容易提取。当人们遭受情感创伤时,往往会出现一种特定的适应性,即在心理上有意识地忽略他人带来的惊恐感受。与此同时,过度释放的应激激素也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某些功能,而这些功能与亲历式记忆的存储密切相关。在创伤经历过后,这些经历的细节记忆仅仅以非语言的形式进行编码,所以这在日后极有可能唤起人的痛苦情绪,这些情绪常常让人心乱如麻。
我意识到这是因为我自身有一些早年未妥善处理的问题,与孩子没有关系。而且这种反思和分析也让我认识到,因为无助而产生的情绪上的无法忍受,会导致父母把这种无助怪罪到孩子身上,从而给孩子带来伤害。
如果孩子的某些行为会经常唤起我们情绪上“难以忍受”的反应,而我们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又不能做出解释和分析,我们以后与孩子的相处就会出现问题。
【关键词:童年经历,人际神经生物学,未妥善处理,突如其来的失控,不易提取的记忆】
【感悟:3岁看大,6岁看老,是有科学根据的。人际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童年的经历如未得到妥善的处理,会形成不易提取的记忆,䢪成自己成年后发突如其来的失控。】
(4)记忆的形式:尽管基因也决定了大脑构造的基本特征,但真正促使神经元之间建立独特联结并塑造每个人独特大脑结构的,还是我们的个人经历。这样看来,人生经历可以直接影响大脑的发育,并决定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思想。
大脑可以对过去的经历产生反应并创建出新的脑内联结,这一过程就是“记忆”。两种主要的脑内联结生成了两种记忆形式: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可引起大脑某些特定回路的反应,包括基本情绪、行为反应、认知观点,还可能涉及身体感觉的编码系统。内隐记忆是早期非语言记忆的一种,自出生时起就存在,并且会活跃于人的整个一生。内隐记忆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人们称其为“心理模式”。通过建立心理模式,大脑可以对重复的经历做出反应。
内隐记忆具有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特征。当内隐记忆被恢复时,人们并不会觉得自己正在“回忆”某些东西,甚至不会意识到这种个人内在的体验其实源于过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情。
外显记忆包含两种记忆,一种是语义记忆,又称事实记忆,幼儿在一岁半左右就有这种记忆了;另一种是自传记忆,又称情景记忆,幼儿在两岁之后才开始形成这种记忆。自传记忆形成之前的这段时期称为“婴儿记忆缺失期”,是一种在无论哪种文化背景下都会出现的普遍发育现象。
自传记忆的独特之处是它具有一种自我认知感和时间感。产生自传记忆的前提是某大脑组织发育完全。此大脑组织被称为“前额叶皮层”,因为它位于大脑最上层脑皮层的最前部。
这些大脑活动正是由依恋情结决定的,前额叶皮层的发育较易受人际关系的影响,这就是幼年时期与别人的关系会影响我们整个一生的原因。但是,这一重要的大脑组织在人体成年后也会继续发育,所以我们一直都有成长和改变的可能。
【关键词:人生经历可以直接影响大脑的发育,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语义记忆和自传记忆,前额叶皮层成年后也会继续发育,成长和改变的可能】
【感悟:人生经历促使神经元之间建立独特联结以塑造每个人独特大脑结构,这造成世界上每个人是独特的。内隐记忆在“婴儿记忆缺失期”内,记忆的模式与外显记忆不同,没有自我认知感和时间感,人无法如同外显记忆回忆起语议和情景来,但却一直影响我们。外显记忆由“前额叶皮层”发育完全才具备,这个大脑组织在成年后也会继续发育,所以我们一直都有成长和改变的可能(这个才是重点)。】
(5)别让过往的经历妨碍你做好父母:当我试图为孩子缓解压力时,我自身的矛盾心理却导致我的真实行为与心中所想相左。我不但没有包容孩子、给他安慰,反而表现得非常不耐烦而又易怒。
之前一直以内隐方式存在的记忆现在也变成了外显记忆。那个时期的内隐记忆如今已经融进了内容更为丰富的外显自传式叙述中,记忆形式也随之改变。面对以往经历带来的脆弱和无助,为了找出解决办法,我在后来的生活中不得不勇敢面对由此引发的诸多情感问题。
(6)清除内心的噪音:我们并没有真的在听孩子讲话,因为我们内心关注的事情太过喧嚣,根本听不清除此之外的任何声音。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以过去经验为基础的“被动回应”模式。
某些痛苦的事件或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产生的内隐记忆可能让我们沉溺其中、难以脱身,因此,我们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这些早期经历的存在,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我们为了生活而生活,却没有去体会生活的真正意义。那些未解决的事情的介入会直接影响我们看待自己以及对待孩子的方式。当这种烦扰过多地入侵我们的生活后,我们就在无意中从人生的“自传作者”变成了“记录者”——单调地记录过去如何发展,而这往往会影响我们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决策。
面对教育孩子这个问题时,我们很难再做出理智的决定,而更习惯于按过去的经验办事。我们就像丧失了选择方向的能力,仅仅靠“自动驾驶”盲目前进。我们总是试图控制孩子的感觉和行为,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会心烦意乱,不是因为孩子的行为,而是因为我们的内在经验。
(6)反思练习:放宽视野,想一想你对孩子做出如此反应的深层原因。内隐记忆的特征是人们并不能意识到他们正在“回忆”一些东西。为了使内隐记忆外显化,你需要集中精力回想过去经历里的“自动化”成分,这对加深自我了解、加强你与孩子的沟通非常重要。
【关键词:“被动回应”模式,内隐记忆外显化】
【感悟:药方开出来了,内隐记忆外显化是把“自动驾驶模式”调回“手动驾驶模式”的方法。】
(7)科学聚焦:
●依恋、思维与大脑:人际神经生物学
思维是涉及能量和信息流动的一种作用过程。
换句话说,婴儿大脑的欠发育意味着生活经历将在大脑各种功能的形成上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经历甚至会影响大脑的构造,这种构造决定了人们对生活经历的感知和记忆方式。
成人的照料能促使孩子形成生存所需的心智工具。对父母的依恋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并在情绪调节、思维产生以及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上形成高度灵活的适应能力。
●记忆、大脑与成长
经历如何影响我们的成长 生活经历通过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方式而不断改变着大脑结构。
我们知道,大脑内的神经纤维总长超过300万公里,而且,在大脑内200亿个神经元中,几乎每一个都与一万个左右的神经元相互联结。
记忆的工作方式依赖于神经元联结的改变。
当神经元重复发出信号(即被激活)时,神经元核内的基因信息就会被“打开”,进而指示合成新的蛋白质,促使新的神经元突触联结产生。神经发送信号(经历)开启基因遗传机制,从而使大脑改变其内在神经联结(记忆)。
大脑的发育往往伴随着神经元的生长及新神经联结的形成,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科学告诉我们记忆与成长往往是相伴发生的——经历影响着大脑结构的发育。虽然基因决定了大多数神经元的联结方式,但同样重要的是,生活经历通过激活基因的表达,也影响着这种联结过程的发生。事实上,生活经历确实影响着大脑的构造,它有其生物学上的意义。我们如何照料孩子会影响他们大脑的发育,进而影响他们的成长。
正常情况下,大脑由于受到基因的控制都能健康地发育——我们只需给大脑提供一种互动和反思的外在经历,这也是使孩子的大脑朝着社会化方向发育所需要的。
●经历与记忆:
让人恐惧的生活经历与正常的生活经历相比,会对孩子记忆的形成造成更大的影响。这种未能妥善处理的精神创伤会阻碍正常的记忆编码和存储过程,比如不堪忍受的生活经历会阻碍海马对输入信息的处理,从而影响记忆编码的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外显记忆的处理会遭到破坏。另一种破坏机制是分散注意力,即人的意识知觉只集中在非创伤遭遇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意识知觉,海马的功能会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外显编码的进行。
这两种破坏机制都有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当人们提取内隐记忆时,会感觉记忆像泄了闸的洪水一样充斥脑海,却感受不到任何具体形式的回忆。并且,由于内隐记忆各要素之间缺少联系(由海马的编码作用形成),人们无法通过某种特定的背景去理解这些记忆。内隐记忆如果不经过外显处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就会突然闯入人的脑海,而且还很可能造成刻板的内隐式心智模式,从而对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造成影响。
【关键词:200亿个神经元,感受不到任何具体形式的回忆】
【感悟:200亿个神经元啊,每一个都与一万个左右的神经元相互联结,多么浩大的工程啊,上网查了些数据,不同年龄平均新神经元数目:新生儿1618个/平方厘米,1岁幼儿324个/平方厘米,7岁儿童70个/平方厘米,15岁青少年2.4个/平方厘米,可见孩子的出世只是“半成品”,是家庭让他成人。当人们提取内隐记忆时,会感觉记忆像泄了闸的洪水一样充斥脑海,却感受不到任何具体形式的回忆,这句描述太得当了,确实身同感受,在课堂上做练习时我有过看到的经历,或遇到什么情景,如被催眠、禅座时可能会进入到这部分的记忆。】
二、互动
女儿自己看书时,知道了个电影,让我在网上下载了,一起看,电影名字叫“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片子拍的真好看。
三、感恩
今天读书,内容好多,看看女儿,心头好有感触,一个生命在自己怀抱中成长,不容易啊,感谢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