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文章里的作者尼娜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公正的人,因为她看到不公正的现象后选择了去读教育专业,想要去帮助改变现状,做一个“革命者”。
“在中学里面,我们每年都能看到少数12~13岁的怀孕女孩。学生在学校里吸食毒品也是司空见惯的。还有一个15岁的学生向我吐露,她已经被确诊为艾滋病的感染者。”
这些数据都让我觉得特别的震惊,理解尼娜作为教育者想要去帮助孩子们的心情,这确实是需要去做出改变。她的关于性教育的讨论学习方法,在当时确实很具有革新性,哪怕是现在,我们想做也还没有去做的(我觉得她的方法我们现在也适用,等我好好思考准备一下,因为我觉得性教育是很有必要做的,但一定要准备充分才行。)
尼娜并不被家长认同,她经历了面讯、听证会、法律仲裁。我在读到他被法律仲裁判停止5天的一个审判判决之后,我觉得他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我也非常理解他们感到寒心的这种心情,甚至她有同事决定不再当老师。其实现在想一想我自己曾经也有过这种不再当老师的想法。虽然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具体的是因为哪一件事情让我有这种想法,但是我记得很清楚的一句话,是马姐说的,原话记不起了,大概意思是“就算要离开也不应该是灰头土脸的被离开,应该是你骄傲地主动选择离去。”这句话我一直记得。
尼娜无奈离开了有13年工作经历的地方,我为她感到难过。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会离开现在的学校会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我不知道,也希望不会有那一天。
“有很多事情都会让教书变得困难。……在教育界长期生存的关键是什么?”
我记得丽华提到过她的一些关于教育的思考,她讲到她觉得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是什么样子的状态的时候,我觉得她浑身都在发光。“至始至终我都只想做好一名教师,专业的探索,班级管理,都是永无止境,这两样沉下心来,真的可以做到厚积薄发。”
莫名想用俊的诗句来结尾,(*∩_∩*)
“歌未竟,东方白,长征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