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幡》
漫天的烟花,我底下都是带着火药味道的鞭炮,他们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会燃放这些象征喜庆的东西,包括在空旷的广场中的一座小庙前,缠挂五颜六色的经幡。幸运的是,我终于今年也被万众瞩目着。
今晚是一年一度的“抬菩萨”,除夕夜晚村里的四位青壮年会抬着菩萨挨家挨户报喜。轿子上的铃铛 把家家户户连接在一起,像一张巨大的网,网住了来年的期盼和平安。之后小孩子和卖小吃的公公婆婆们会最先来到广场边,一边吃着炸鸡腿一边看着烟花是专属于孩子们的快乐吧,也是我的。
有一些人家的户外阳台上都站满了观景的人,烟花在除夕夜准时绽放,火药余灰甚至落到了我的杆上,孩子的手里,婆婆的帽子上。他们的眼里全是亮晶晶的倒影,有无尽的爱,纯真,又或者是孤寂。巷子里都是孩子的笑声,他们放肆地玩了一夜,直到凌晨才打着瞌睡不舍地回家,我也该睡了。
听旁边的前辈说,这座广场之前全是泥土地,长满了野草和人家种的蔬果。去年好像是发展计划的实行,全国的村子都要向着城市化发展,这村子也慢慢从铺路开始,所以现在广场都是十字形的水泥地。而且旁边就是一条很深的湖,听说有一些人溺死过,所以现在也用水泥围起了边,加上了水深危险的警示语,也不准村民去湖边洗衣服洗菜。现在也就一些小孩来玩沙子,骑着我之前没见过的东西来广场挥洒汗水......
之前的这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可能新生儿也会像我一样渴望见到曾经的周遭吧。村子里好像是变好了,庙也扩建了,有了屋檐,我们不用风吹日晒,孩子们下雨天出来玩也不是满脚的泥泞,也降低了出事故的风险。其实,也挺好的。
天气慢慢转暖,光秃秃的空格草地里长出杂草的嫩芽,它们是我的另一群伙伴,只是也像人类一样需要睡眠,但是人们说那种行为叫作枯萎。可惜我碰不到它们,偶尔会有从远方飞来的蒲公英逗留在我身上,倒也不至于无聊。
初春的风吹佛湖面,远处有几个小朋友蹲在那边玩沙子,我只看得到那些五颜六色的衣服组成的点,突然一个红色的点消失在湖边的梯口。而后在交错处不停闪烁,“那边是不是有个小孩落水了?”我焦急地向朋友们寻求帮助,可是他们也只是看着我叫的方向,“习惯就好。”为什么会是这种回答!我不敢再多问,只是在紧紧地盯着前方,看着那些点在来回快速地动着,半个小时之后,它上岸了,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它父母把她带到庙里歇了一会儿,并且呵斥她不准再来广场。
日出东升,月落西行,潮涨潮落。吹了无数个日夜的风,看庙前洋房平地起,惜短短几年的“抬菩萨";听说烟花不能再被点燃成花束,听说那年卖炸鸡腿的婆婆已入黄土,听说那第一户二楼洋房的主人出了车祸截肢。今夕的风夹杂着机器里的灰尘扑向我,广场前那座大桥旁的树木也已被伐去为开拓道路,仅仅三个桥梯也被水泥牢牢封起了潜在的危险。
五年后的夏天,那个女孩子突然回来看我了,她骑着我从没见过的车和儿时的伙伴在广场驰骋,他们的衣服甚是洋气,可是我已经破旧不堪。她说暑假完了要跟着妈妈去外地念书,她的朋友也是刚从国外上学放假回来避暑等等。也许,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待在这里了,也许,这也是我最后一次看着这么多的笑脸,愿意出来玩沙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呢。
后来空气中又夹杂着更多的气味,听老人说孩子们都外出打工了,经常买一些奇奇怪怪的机器回来,他们也不是很需要空调吹风机和扫地机器人,村子里的树全被砍了造一些建筑物,我们这庙可能也要拆了。但是,纵横交错的电线,人手一只的手机,有人为我们这庙取了名字,地图上会显示出来,我也知道了很多外界的新鲜事情。
也许再经历一年的风雨,我也会因为蹉跎的岁月消亡,许多前辈都已飘入湖中,只是我不想也去那湖中,它不似之前那样波光粼粼,现如今飘着一层油,塑料缠绕树枝被鱼儿吃进肚里始终不能消化,我不想听那些抱怨了,也不想再闻这漫天油烟味。
想念曾经树枝间的袅袅炊烟,想念一年一度散落的烟花,想念,那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