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他一出门跟别人可能说了,在家里反而不说话;而我却正好相反:在家里我的话很多,通常是我说,他听,但是出门的我,经常会耳机一插,一路无话,这也是为什么我会下载一些音频,用在不时之需。好奇心让我对他进行了一番访谈,经过访谈得出结论:原来他出门时候,如果遇到很爱聊的人,他就会配合人家多说一些;如果遇上了不太爱讲话的人,他也不会勉强别人的。但是在家里就不一样了,待着就挺好,不用说,再加上我的话更多,所以他就少说了,尤其在分析福尔摩斯和华生,他妹妹到底为什么要杀人之类的问题,他就几乎不说话了。
初步判断:他是内向的,而出门时话多,是他适应环境的人格的表现。而我在家里是安全又舒适的环境,尤其在说到自己很想说的话题时,这时候,想说什么说什么(基本属于胡作非为、胡说八道),不会担心自己会说错话,所以比较唠叨——就是话多;而出门在外面还要考虑说什么,怎么说?感觉比较累,所以,能不说就尽量不说。但如果是在旅游的时候,遇到好听众,我也会很有说的欲望。所以我属于是天生性格外向,但是从适应的角度讲,人格表现方面没有他发展的完美。我如果做需要外向性格工作要比他更合适,但是前提是:我必须喜欢和认同这个环境和所做的事情。而他不管是什么环境、喜不喜欢都能做,但是只是适应,而应该不是天性。
但后来从家人的介绍中了解到:他小时候也是人来疯,于是,我又掉入了迷惑之中:难道他是天生外向,但在生活中被压制,后来在大学之后,由于当班长需要外向的特质,于是他又回归了?当我再次想向他访谈时,他已经不理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