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终的朋友,就是此刻,那些最疯最爱和最痛——阿信
青年,少一份少年稚嫩,多一份成年认真,他可以迷茫,但不可以踟蹰不前,他可以跌倒,但不能被打败。他不应该是《芳华》里的刘峰,而应该成为《无问西东》里的沈光耀。当然,这两部电影都不能诠释青年的全部意义。
直到我遇见,《伯德小姐》。
看完《伯德小姐》的第一个感触就是,哇,原来别国的男孩和女孩在成长时期面对的烦恼和我们并无二致,青春里的莽撞和不安,矛盾和对抗,原来并不会因为国度、文化、信仰有所差别。在国内这样的题材往往会被吐槽诟病,但是导演格蕾塔·葛韦格却没有做任何的卖弄和修饰,她将青春的真实无畏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以至于在大洋彼岸的萨克拉门托,我们竟然重逢了自己。
明线:外部的对抗与和解
萨克拉门托市是加州首府,但却比不上本州的洛杉矶和旧金山,更别提和克里斯汀最向往的纽约媲美了。伯德小姐是克里斯汀为自己取的名字,她坚持Lady Bird这个怪异的称号,从根源上表现出对世俗的反叛。影片一开头母女两便因为上大学的事情在车上争吵,气急败坏的伯德小姐直接打开车门跳下了正在行驶的汽车。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影片讲述的是关于伯德小姐的青春故事,一个女孩长大的一瞬,从亲情开始,爱情、友情、未来,她的不安与仿徨,抗争与和解。她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有一个强势实际的母亲,也有一个温和慈爱的父亲。
在对待学业的问题上,麦克弗森女士坚持让女儿上本市的城市大学,她担心的不仅是花花世界和犯罪率,还有高昂的学费和开销。而沉默的麦克弗森先生却在私下里为女儿筹措资金,准备奖学金的申请表。我们这一代人,都有着很高的心气,不甘心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平庸”,都想尝试“惊险的一跃”,和现在的生活一刀两断,“远走高飞”就成了青春里永恒的议题。
有多少父母像麦克弗森女士一样,念叨着“为了培养你我花了多少钱”,而我们总是和伯德小姐一样,硬气地放出“给我一个数字,等我长大了一定赚钱还你”的狠话?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微微一笑,想想你当时的傻样。一个正在奋力逃离的女儿,一个在生活中疲惫的母亲,还有下岗、患上了抑郁症的父亲,这是多少个平凡家庭的真实写照。
伯德小姐的两段感情都经历了波折和伤痛,第一任男友丹尼唤起了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最后发现他是同性恋。第二段恋情被男友凯尔欺骗献出了自己的第一次,却发现人家已经是老司机了。这也说明,你这辈子可能总会遇到几个人渣,那些念念不忘的,不会有回响,但却可以让你长大。
你当然和伯德小姐一样,和你的闺蜜或者兄弟一起走过那个放学的傍晚,讨论着你们的数学为什么都不好,躺在地板上吃零食。你也曾经趋炎附势地站队,和精致富有的伙伴为伍,然后又泪流满面地和自己的姐妹和解。
暗线:自我的推倒与谅解
青春里外部的抗争与对抗,实际上是我们自身的推倒与谅解。被男友伤害后,还是会选择一头扎进母亲的怀里。严厉与刻薄的面孔下,藏着的是最真实的爱与真心。
在试衣间里,伯德小姐说“为什么你不能说我看起来不错”,母亲的话是“我以为你并不在乎我的看法”,双方开始谅解和妥协,而我们的要求却仅仅是“希望你喜欢我”。我们都渴望被理解,却忘了如何让步。
因为丹尼的道歉和自责,我们选择放下,去给对方一个拥抱,答应帮他保守秘密;我们放弃了和朋友去参加舞会,选择去闺蜜家和她重归于好,我们推倒了自己,也谅解了彼此,我们在互相撕扯,也在左冲右突中拔节生长。
故事的结尾伯德小姐如愿以偿,终于要去纽约了,母亲却是一声不吭,在送女儿去机场回来的路上又折回,然后泪流满面。那些被母亲揉了丢掉的信,被父亲捡起偷偷放进女儿的行李箱,结束前伯德小姐通过无人接听的电话答录机的独语,避免了一场煽情的对白,这也是分别后的想念。而此刻的她也准备甩开“伯德小姐”这个名字,开始称呼自己为克里斯汀。
“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就是给年轻人讲经验,讲一万句不如你自己摔一跤,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
值得一提的是,《伯德小姐》拿到了本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伯德小姐的扮演者西尔莎·罗南也拿到了“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是1994年出生的她第二次被奥斯卡提名为最佳女主。两位男友的扮演者,一位是《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出柜男孩”卢卡斯·赫奇斯,另一位则是你们喜欢的“甜茶”提莫西·查拉梅 。
这是荒野青年,是伯德小姐,是现在的,或者曾经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