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美食或美文,味蕾或心灵。
古人喜欢美食,但更爱诗词,因为诗词,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糖果
所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古人啊,就算是在恋爱中,也不忘来一句文采飞扬,那字里行间透出的甜蜜,任谁都能品尝的到。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喜悦,也是满足,就像在疲惫之极时,有人往他嘴里塞了一颗糖,一颗很甜很甜的糖。卢照邻曾作《长安古意》,一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又道出了多少恋爱中人的心声,多少恋爱中人嘴里含着的糖果。
一桌自己喜爱的菜
在古人因为什么事情开心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只是喊着我好开心啊之类的干话,毕竟这又是一个展现文采的好机会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只此一句,就能让人体会到孟郊的浓浓喜悦,王树南的《四喜诗》不陌生吧?“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简单的二十个字,却有着四件堪比在饥饿时看见了一桌自己最喜欢吃的菜的喜事。
眼泪
你尝过眼泪的味道吗?那种又苦又涩的味道,古诗里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句诗,一滴滴泪,悲伤,难过,这诗的味道,确实是又苦又涩,就像眼泪的味道。
辣椒
有没有人在吃饭的时候误食过辣椒呢?那种味道,一下子呛了喉,让人又气又怒。“怒气三千丈,皆作飞花流”“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知道古人做这些诗的时候是不是这个感觉呢?生气,愤怒,却又像吃了辣椒一样说不出话去责怪对方,只能作诗一首,来疏解自己的不悦。
家乡菜
古人总因为各种事在外流浪,而游子啊,总想念着家乡,回味着家乡菜的味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多想一下子就冲回家去尝母亲做的菜,却又胆怯地犹豫不决。王建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司空图念“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这浓浓的相思情啊,就是想念着家里的那一种味道,那一盘母亲做的菜。
善食者以味蕾品食之味,善思者以心品人生之感,而能将两者相结合的人,才能作出有特殊味道的诗或文。
古诗啊,独有它自己的味道,它自己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