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想伺候那帮孙子了。”
这是今年6月份,我决定把经营4年的营销策划公司关了后,跟媳妇说的第一句话。而在15年底,我公司,还做500万的年营业额,利润也还算不错。
我开公司那年,电商已经井喷,社会化营销的热火才开始,杜蕾斯,黄太吉,雕爷牛楠等在微博上,用传统营销人看不懂的速度迅速崛起,微信也在那一年8月上线了公众号平台。互联网的红利,可以说才刚刚开始,传统的生意,开始有些恐慌。
那年,我已经做了6年的传统营销策划。开始创业,算是赶上了上个时代的末班车,第一年,我们团队4个人,挤在朋友的办公室里,靠着两三个传统客户,做到了200万的业务,作为刚刚脱离白领身份,开始做老板的我来说,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虽然出生传统,但作为策划人的嗅觉,让我当时对互联网的认识,不能说没有先见的。那年我们推出的公司网站,打出“O2O新营销策划”的定位,并对于服务流程,产品都像互联网转移,这个网站甚至到2016年,我决定关掉公司时,还让很多资深互联网创始人,感觉理念上耳目一新。
脱不花曾说过她和罗胖这种组合是不太容易成事儿的,“咨询和媒体背景的人,天生有种轻来轻去的思维习惯,总想着四两拨千斤,不像做产品的人那样,能把一件事儿做扎实了。”而我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虽然知道转型是必须的,但我的想法是“先忽悠个客户,再开发相应的产品,配团队,再去复制,别自己承担风险”。但相由心生,当你抱着这种想法去面对客户时,换来的注定是打脸的经历。
有一次,竞标一个网络公关的项目,对方是社交电商小有名气的项目,因为自己并没有相关经验和资源,但又不想露怯,自降身价,所以提案时大谈商业模式,案例分析balabalabala,但在核心的创意,渠道上谈的很少,依照过去的经验,对方被我们的理论高度和观点所折服,接下来就是合作细节和报价了。但实际上,对方创始人用婉转又直接的方式表示,“你们对我们的项目完全不了解,实际经验上也没有亮点,抱歉……”。但即使这种当面打脸,也没让我反省,而是用“客户是傻X”这种乙方习惯性思维催眠自己。
后面两年,虽然营业额还有上升,但客户质量一直在下降,去年虽然做到了500万,但大大小小接了几十个项目,甚至小到一张海报,单页的设计,我们也做。随之而来的人员扩编,成本上升,让我焦头烂额。
“创造价值,才是公司的本质”,这是我常对一些老板,创业者说的话,但自己创业,却陷入价值的迷茫,事后反省,可以说这是一次自我堕落的过程。
当年新闻专业毕业,进入广告行业,满脑子的奥格威,叶茂中,觉得一个品牌能在你手中崛起,这特么就是做上帝的感觉啊。这种激情,一直激励我向一个品牌策划大师的方向努力。而创业最初的客户,也都是靠多年品牌方面积攒的能力,换来的信任。
但后来,面对越多客户,越多需求时,我就像被毒蛇诱惑的夏娃,考验你能不能坚守自己价值边界。网站建设,海报设计,活动执行,H5开发,众筹……现在盘点下来我们做过几十种业务,但大部分都不是擅长的。“当价值没有边界,等于没有价值”这是我用亲身经历换来的对价值理解的第二句。
即便如此,公司毕竟是赚钱的,两年,在上海买了车,买了房,团队也搬进了高档创意园,每年还能为我带来不错的收入,在外人看来,我算是成功的。
促使我下定决心结束公司的起因,是儿子球球的出生。都说父亲是儿子的榜样,当自己从儿子,变成别人的父亲时,那种榜样的责任感,促使我要找回自己丢失的价值存在感。“不然以后怎么跟儿子吹牛逼呢?”这是我关掉公司,给媳妇的第二个理由。
公司的包袱虽然甩掉了,但方向在哪其实也并不清楚。策划人就像万金油,在哪都好使,但也很难让你专注在某个领域和行业。但趁着这个空档的机会,我开始梳理自己的“价值边界”:
资源:1、品牌策划的基本功。2、做乙方的跨行业服务能力,让自己快速学习能力还不错;
兴趣:文案出身,着迷文字和创意,做内容一直是自己的兴趣;
认知:微信红利已过,但坚信有价值的内容,依然能获得影响力;
通过这样的分析下,从新媒体领域开始,应该是最适合的选择,但后来选择做母婴这个行业,也是跟媳妇和儿子有关。
公司结束掉后,这大半年时间,我除了思考,就是在家做全职奶爸。而因为我老婆是家庭心理治疗咨询师和儿童心理专家的关系,我从中也开始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
我们对孩子的爱,从来都是有条件的;
我们养孩子的过程,其实和训练宠物差不多;
中国人的心理只有婴儿的水平;
大部分家庭,在养育问题上,都会产生沟通矛盾;
……
多年前,曾跟一位有智慧的朋友跟我聊到,“不是我们教育孩子,孩子才是我们的老师”。当时对这句话我并没有体会。但当我自己开始养育孩子,并了解到这一个个的问题时,我才意识到,其实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应该是父母成长的过程。
有一次,媳妇接受一位父亲的咨询,说他女儿对家里有些抵触情绪,现在马上要考重点中学了,怕影响成绩,希望能给他女儿做心理辅导。但了解后才发现,其实根源是家里人更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弟弟,忽略了姐姐,但家里人却认为这只是姐姐的问题……我们的家长,太需要学习如何做父母了。
罗胖曾在一次节目中提到,“没有哪个政府要求父母这个岗位需要持证上岗,技能培训,但父母如果作为职业,是最需要培训的”。这句话当时对我是醍醐灌顶,
对啊,现在红火的母婴育儿行业,大家更多关注孩子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病了怎么办……但只有很少的人意识到,我该学习如何做父母,这还需要太长的说服过程。这不正是发挥自己专长的地方吗?把自己掌握的认知,告诉更多的人,让更多的父母不仅培养孩子,更养育自己。
……
从11月份,我和老婆开始做“球球的日记本”这个公众号,每天1-2篇文章,老婆写专业的心理养育的干货,我写体会心得并运营公众号。开始觉得的得心应手,但慢慢开始抓耳挠腮想选题,找案例,但在痛苦的过程中,我们开始逐渐清晰,特别在后台接触到各种父母的问题,我也更坚定,这里是需要我发挥价值的地方。
“价值,需要坚持才有价值”,我正在验证我对价值理解的第三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