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阿妍。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有一个名叫阿城的男孩,他就像一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的整个童年和青春。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同一个学校,一起经历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但从未真正向对方敞开心扉。
每当想起他,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觉,既甜蜜又苦涩。
记得第一次见到阿城,是在小学一年级的开学典礼上。那天,阳光明媚,校园里的树木绿得发亮。他站在讲台上自我介绍,声音清脆响亮,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
那一刻,我就知道,他会是我生命中特别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在图书馆复习功课,一起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但每当夜晚降临,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他的身影。我知道,那种感觉叫做喜欢。
然而,这份喜欢却始终没有勇气说出口。
或许是害怕打破我们之间那份默契,或许是担心一旦表明心迹,会失去这份难得的友谊。
就这样,我们在沉默中度过了青涩的少年时光。
中学的日子像是被染上了淡淡的粉色,那是初恋的颜色。
我和阿城之间的友情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那种微妙的情感,就像是春日里悄悄绽放的花朵,让人既期待又忐忑。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围的同学也开始有了情感的萌芽。班里有几个男生开始对我表示好感,这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每次当我看到阿城和其他女生说话时,心里都会莫名地有些酸楚。
有一天放学后,我鼓起勇气问阿城:“阿城,你觉得班上的男生怎么样?”
他愣了一下,随即故作轻松地说:“挺好的啊,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故意逗他:“那你觉得他们谁更适合我呢?”
阿城的脸色微微变了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你喜欢就好。”
为了引起阿城的注意,我开始在朋友圈里晒一些和别的男生一起的照片,希望能让他有点反应。
果然,没过多久,阿城就找了个借口来找我聊天。
“阿妍,你最近好像挺忙的嘛。”他看似随意地说道,但我能感受到他语气中的微妙变化。
“嗯,确实挺忙的。”我故意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你也挺忙的吧?”
“还好,就是……”他停顿了一下,“就是觉得你最近好像不太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了?”我装作好奇地问。
“就是……好像……”他支吾着,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心里的话。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我们彼此心照不宣,却又保持着一份距离感。
有时候,我会在夜晚偷偷望着窗外的星空,想象着如果勇敢地说出心底的秘密,一切将会怎样不同。但每当想到这里,心里就会涌现出一丝犹豫。
直到高中毕业,我们都没有向对方坦白心迹。虽然彼此心里都明白,但我们似乎都选择了沉默,让这份感情静静地沉淀在心底。
大学生活将我们带到了不同的城市,虽然距离不远,但我们的联系却变得越来越少。
假期回家的时候,偶尔会在街头巷尾偶遇,我们会简单地打招呼,寒暄几句,然后各奔东西。尽管如此,彼此之间的情感却始终没有消散。
有一次,我在网易云音乐上听到了《那些年》,这首歌勾起了我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于是,我在评论区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好想告诉你,告诉你我没有忘记。”
不久之后,阿城私信我:“你没忘记什么?”
受到这条微信,我心头一颤,虽然确实打开了“可能认识的人”功能,但没想到他真的会去看我的评论。
窗户纸似乎马上要捅破,可是彼时,我正有男友。
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和我们开玩笑。每当我觉得我们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渐拉近时,总会有一些事情发生,让我们再次错过。
有时候是我有了新的恋情,有时候是他遇到了心仪的女孩。我们总是在对方单身的时候陷入爱情,永远凑不到一起。
岁月如梭,转眼间,又是数年。这些年里,我们各自经历了许多事情, 终于有一天,我们再次重逢。
他在我隔壁的城市工作,就像上大学时,也是如此。我们好像总是隔着什么,好像并不遥远,又总是触碰不到;好像已经很熟悉,再见时还是心怦怦跳。
我怀疑,我还在心动着。
那天晚上,我们在一家咖啡馆坐了很久,聊了很多。阿城的眼神里带着几分犹豫,我知道他在想什么。
同样地,我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尝试在一起?
“阿妍,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在想你。”阿城打破了沉默,“也许我们应该试试。”
我的心猛地一跳,多年的等待似乎就要迎来结果。但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一丝不安。
也许,该试试?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们决定尝试在一起。刚开始的几天,一切都那么美好,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的纯真时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开始意识到,现实中的相处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我们发现,一旦确定了关系,曾经那份朦胧的爱慕似乎失去了原有的魔力。日常生活的琐碎逐渐显露出来,而我们彼此之间的缺点也变得越来越明显。那些年积累的美好回忆,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阿妍,我想我们都需要时间去思考一下。”阿城轻声说道。
“是的,阿城。也许,我们心中的那份美好,就是因为从未真正实现才显得珍贵。”我回答道。
回忆为我们美化了太多东西,在此之前,其实我们从未细想过,如果两个人真得相爱,又怎会这么多年都阴差阳错呢?我们都不愿意等等对方罢了。
还是分开了,我却如释重负。
亲爱的阿城,我们又回到初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