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不是价格

原文

价格是怎么出现的?如果熟知庞巴维克的人应该还记得,他对价格形成的精彩叙述——由边际对偶得出。庞巴维克所做的,就是对市场中买方之间的竞争与卖方之间的竞争做了细致的解说,最终被市场所接受的价格就产生于一对边际对偶(买和卖者)所给出的出价和要价的范畴之内,而这个范畴之外的出价和要价连同它们的买方竞争者与卖方竞争者都被淘汰出局。

(详见我另一篇日记:主观价值与边际价格 市场上的价格总是在一个范围之内。这个范围的下限——实际成交当中买主里面给出的最低价格,以及被竞争所排斥的没能够成交的,卖主里面最低价格;其上限——实际成交当中卖者里面的最高价格,以及被排斥掉的没能成交的,买主里面最高出价。下限是由卖方竞争者当中,能给出的最低价格确定,上限是由买方竞争者中,能给出的最高价格确定。最终的成交价格范畴,就在这两对价格之间。)

那么,理解了价格形成的理论之后,我们再来考察一下中国的铁路。我想没有人反对我对中国铁路现状的描述,即:绝对的垄断,只有一家供应,没有其他任何的参与竞争者,换句话说,只有一个卖方。而买方是很多的,那些形形色色坐火车的人。这样,就势必无法形成一个边际对偶(通过买方竞争和卖方竞争的),那么价格怎么可能会形成呢?

可是,有人质疑,火车票明明是有价格的呀。结合庞巴维克的理论我们很清楚看到的是,这个火车票的价格并没有通过提供相同服务的竞争者之间竞争得出的。用航空和长途公路来混淆卖方竞争的概念,是不明智的,根本不符合庞巴维克对价格理论的前设。

哈耶克说过,一个激励竞争的机制为人们提供据以采取合理行动的信号。“竞争理论对未来事实的无知”恰恰是这种理论的价值所在。提供火车服务的卖方如果不被打破垄断,永远不可能产生一个边际对偶,也就更不可能产生边际价格。价格形成和主观价值形成很类似,脱离不了边际二字。任何市场价格都是一种“边际价格”,这一价格是由那些处在可以交换的界限上的竞争对偶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由此,呼吁火车票涨价的人,不管其初衷如何,都没有理解竞争与价格产生的关系,更不消说对“价格为信号”的错误引用。完全是脱离了激励竞争机制的大前提,很机械地去理解“价格是信号”这句话。所以也就得出他们的观点:涨价就是个信号,可以让人们采取合理行动来调节,这样排队现象得以缓解了。这样的谬论,全然不顾这个涨价是卖方之间竞争得出的,还是垄断方单独制定的。(包括他们对供求规律的理解也是非常机械性的认识。)

有市场才有价格,没有市场是不会产生价格的。在绝对垄断的不参与市场竞争的范畴内所制定的“价格”,根本不符合价格的定义。

荔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3.6税收 通常而言,在股权交易情况下,目标实体的所有历史税务风险都会继续存在。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
    李怡然阅读 2,932评论 1 4
  • 边际效用学派研究重心、成果及其当代意义 添加时间:2014-08-18 19 世纪 70 年代,西方经济学领域发生...
    管锥一见阅读 984评论 0 8
  • 魏生脱掉工作服,往地上一扔,转头走了。李领班在身后低声的咒骂,半眯着小眼睛,让站在边上的服务员把衣服捡起来。 ...
    薄荷微_凉阅读 519评论 0 0
  • 编程语言 1、机器语言,电脑CPU可直接解读,与运行平台密切相关,通用性很差,早期计算机利用卡带记录01便是如此;...
    f1appy阅读 1,099评论 1 4
  • 之前稿子不小心删掉,重发一遍 “容嬷嬷”李明启在《水浒传》中饰演王婆,为了更好地表现她“牙婆”那种三姑六婆本性,出...
    齐婴宁阅读 4,010评论 26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