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教室听课,我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堂语言很随意。当然,名师了解学情,与学生有良好的感情基础,说话随意点儿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有些教师的课堂言值得商榷。-一次, 我去一 所小学听四年级的语文课,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抛出一个问题,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三分钟后,叫起来一位学生:“xx 同学,请你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刚才讨论的结果。”我以为自己听错了,教师让学生“汇报”?直到学生站起来说“我向大家汇报我们小组的学习情况”,我才确定教师和学生刚才在交流过程中使用了“汇报”- -词。
教师和学生此时此刻用“汇报”一词错了吗?乍一听,好像没有错。可仔细分析,又觉得师生在课堂交流时用这个词不妥。“汇报”-词,多用于行政部门下级就相关工作向上级报告。请问,教师和学生是上下级关系吗?显然不是。我们主张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教育才会真实地发生。既然师生关系是平等的,那同学关系就更不用说了。在这种平等关系下,双方交流时用“汇报”就显得别扭和不妥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这是小题大做,不就是一一个词、 一句话吗?有那么重要吗?古人有言:言为心声。笔者以为,教师的课堂语言会彰显其教育价值取向。教师说“汇报”在前,学生紧接着说“汇报”,这不利于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