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句话:
硬膜外注射有椎板间、经椎间孔、骶管入路。椎板间又分为硬膜外、侧隐窝,硬膜外进鞘内风险最大,侧隐窝较安全,阻滞单根神经;椎间孔穿刺至安全三角,优点是进入鞘内可能性不大;缺点是神经、根动脉可能变异,损伤神经或出血;骶管最安全,手术过,解剖改变的适用,但部分变异盲探困难。
椎管内注射的不良反应:穿刺位置上出现椎间盘穿刺或误入蛛网膜下腔;原疼痛症状加重,血管迷走反应,穿刺部位疼痛、麻木,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2.4%。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脑或脊髓梗死、高位脊髓麻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脊髓或脑水肿。
糖皮质激素造成不良反应原因主要两点,一个是颗粒性(难溶性),一个是神经毒性。依据颗粒大小排序:醋酸甲泼尼龙>醋酸曲安奈德>倍他米松>地塞米松,同一物质,不同化合物,溶解度也不一样,比如得宝松含有易容的倍他米松磷酸钠和难溶的二丙酸倍他米松,颗粒大小动脉栓塞风险大,增加脑干、脊髓梗塞的发生率,有的大颗粒可直接阻塞脊髓前动脉;神经毒性主要是由防腐剂造成,毒性排序: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曲安奈德<氢化可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