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懵懂时,觉得爱情是一个人的事情。你喜欢一个人,思慕一个人,执着一个人。无论他是否有回应,无论收获,无论自己是欢喜多过于忧郁还是失望多过于感动。好像可以生活在回忆和想象憧憬中,并不需要过多真实的养分。其实,那只是一种类似爱情的幻觉,嗑的是自己喂给自己的药。
渐渐地,开始懂得,感情的珍贵源于两个人的交流和互动,礼尚往来,不是单向的输出或导入。有回应的喜欢,就像流动的水,会源源不断地带来养分和滋养。
年少时的恋爱,多是单纯和朴素的,喜欢一个人,就因他是这么个人,与他的收入,房产,社会能力通通无关。初恋总是美好的,因为没有受过伤,所以可以义不反顾地去爱和付出,去欢喜和神伤。不知道结果,也不去想未来。
年长些,步入婚姻或一段稳定的关系,学习与一个人共同生活,开始知道爱是忍耐和妥协。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那是徒劳而彼此伤害的一件事,学会尊重和接受,反而对方可能会愿意去做出一些改变。接受他,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包括他的家庭和习惯,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对方身上,给彼此之间留一些距离和空间。
如果脾气不好,吵架也在所难免,但至少再生气也少说伤人的话,再赌气也及时把问题沟通掉。爱是坦诚和在乎。
最近在读杨绛传,书中很多都是围绕她和钱钟书的事情。从相识到钱老离世,六十多年的婚姻,好的爱情是彼此相互欣赏和尊重,一起成长,滋润对方。这是难得而珍贵的际遇。
林徽因和梁思成也是如此。世人皆知徐志摩的康桥,他也曾为爱勇敢抛弃发妻。但多少人了解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爱情,那种朴素和踏实,尊重和扶持,不离不弃。梁思成从未介意过徐志摩,也愿意成全后来的金岳霖,如果那是林徽因的选择。而林徽因回应的,是对梁思成的追随,成全他的梦想对建筑的热爱,一生相随。
沈复的《浮生六记》,记录地是与芸娘的相守和岁岁往事,情真意切,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只羡鸳鸯不羡仙。没有大开大合,只有日常的柴米油盐,但日子充满了意思和满足,相守便有了一切美好。
西方结婚时,会问双方誓词。
(全名),你愿意嫁(全名)作为你的丈夫吗,与他在神圣的婚约中共同生活?无论是疾病或健康、贫穷或富裕、美貌或失色、顺利或失意,你都愿意爱他、安慰他、尊敬他、保护他?并愿意在你们一生之中对他永远忠心不变?
誓词里,包含了爱一个人需要做的所有。
好的爱情,就是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能相守相伴的两个人,不离不散。
好的爱情,是两个人一起学习和成长,相互交流和督促,不是一个人愈行愈远。
好的爱情,是不觉得自己在付出,所有都心甘情愿,像水一样滋养着对方。不是发自责任,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
东方的男人大多不善表达,不会送花和礼物,也不会天天把“我爱你”挂在嘴上,但他们会用行动去表达。
我眼里的父母爱情就是如此。虽然时常吵吵闹闹,但相随相伴。父亲当兵,十几年在外,母亲领着我等他回家团聚。等他回来,他照顾迁就母亲,包容和宠爱她。禁得住等待和分离,守得住寂寞和孤单。
外公待外婆亦如此。五十多岁时,外婆中风从此半身瘫痪,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外公耐心照顾她,直至自己生病离世。他从不凶外婆,总是笑呵呵对她说话,从无怨言。
爱是不计较,是体谅,是包容。
也许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