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母亲早年挖野菜充饥,吃粗糠度日,生育9个子女有5个夭折
李秘书专业写作:这是一篇儿子向终年65岁母亲致的悼词
(范文点评)
在母亲追悼会上的悼词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各位父老乡亲:
苍天落悲泪,大地起寒风。凉意渐起,噩耗袭来。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重的心情深切悼念我敬爱的母亲,并与她老人家的遗体告别。母亲因病医治无效于**年10月10日上午12时25分十分遗憾地离我们而去,终年69岁,让我们大家极其惋惜和悲痛。母亲的去世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悲痛欲绝,什么叫肝肠寸断,什么叫生死离别,什么叫天塌地陷!
家母徐*英于**年2月出生在随州市**镇**村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母亲共有兄弟姊妹3人,母亲为长女。母亲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与大地为伴,与乡亲为邻,以农村为家,以种田为生,成人后与我的父亲组成家庭,共生育9个子女。由于过去生活艰难和医学条件落后,子女长大成人的只有4人。母亲热爱均川这片热土,一生没有离开过家乡和亲人,甚至未出过远门,一生默默无闻,肝胆相照,勤劳而善良,平凡而伟大。
母亲的一生是辛苦的。俗话说,儿多母苦。尤其在解放前后那种艰难岁月和贫苦年代,作为一贫如洗的农民,更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度日如年,困难重重。加上我们兄弟姊妹中有几个是在五九年前后出生的,能够活命已算万幸。父母为把我们养育成人,靠挖野菜充饥,靠吃粗糠度日,即使这样,还是吃了上顿愁下顿,母亲总是少吃或不吃,尽管自己饿得难受,还强打精神说自己不饿,想方设法让我们填饱肚子;在穿着方面,母亲更是十分节俭,衣服总是洗了又洗,缝了又缝,补丁挪补丁,从未穿过像样的衣服,即使我们做儿女的为孝敬她老人家为她买的新衣,她也舍不得拿出来穿,总是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她把儿女们对她微不足道的孝心却看得如此珍重。母亲不仅在生活上承受着千辛万苦,在精神上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和压抑。我们兄弟姊妹中先后共有5人早年夭折,这给母亲带来了深深的痛苦与惋惜,特别是小妹在养成16岁时因患白血病而去世,更加增添了母亲的伤痛和惆怅。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由于父亲的体质较差,母亲作为一名女性,却承担了许多需要男人做的重体力活,砍柴挑水照样干,犁田打耙样样行,年轻时还担过塘泥,在生产队抢工分,在工作中当劳模。不仅如此,繁重的家务活也要她不停地操劳,起早贪黑是经常的事,特别在她青年和中年时期,她更是经常熬夜补衣服,纳鞋底,纺线织布。我们做儿女的晚上一觉醒来,经常会看到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低头纺线的身影。母亲如此辛劳为的就是让家庭好过一些,让儿女们穿得暖和一些。然而,也正是母亲如此辛劳,才导致后来积劳成疾,忍受病痛。
母亲的思想开明豁达,性格温柔贤惠。母亲对于我们子女的婚事从不干涉,对待儿女们的工作总是积极支持,对于我们个人的事情总是让我们自己处理,从不插手和从中作梗。特别是她在过去那种动乱年代,积极支持我与哥哥参军报效祖国,表现出一位农村妇女的崇高思想觉悟和高尚情操。母亲对待我们的父亲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家庭很少发生争吵和矛盾。母亲对待我们的奶奶也是孝敬为上,恩爱有加,在奶奶瘫痪在床多年的日子里,母亲不仅丝毫没有嫌弃婆婆,还一直照料她的生活起居,晚上经常起来为她翻身,擦洗,从不厌倦。自从我们有了子女后,母亲对待她的孙子、孙女们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视为掌上明珠,真可谓捉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生怕他们冻着、饿着、伤着,一个个精心带大,这让我们十分省心和放心。正是由于父母的开明、教育和培养,我们做子女的才有了今天的出息和成功,也感受到家庭的无比幸福和温暖。
母亲还是一位乐善好施之人。她心地善良,和蔼可亲,团结邻里,与世无争,在待人处事方面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难处留给自己,尽其所能地帮助别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在邻居和乡亲们中间口碑很好,具有良好的人缘和关系,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爱戴。在她因高血压而致老年痴呆症后,许多人都为之感到惋惜,都寄予了无限同情与关心,各位亲戚朋友更是经常前来看望和慰问。
亲爱的母亲,您不仅生育养育了我们,而且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心疼和关爱,您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我们,我们虽然偶尔为您敬点孝心,但怎比得上您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特别是在您重病在身的日子里,我们做儿女的都因各种事务,没有多回家看望您老人家,对您身体健康过问太少,给予您精神上的安慰不够,现在想起来真是愧疚不已,想弥补起来已无可能。
亲爱的母亲,我们多想让您老人家长命百岁,颐养天年,好让我们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多尽一些我们做儿女的一点孝道。可是正当您儿孙满堂,生活好转,正该歇息、享受天伦之乐之时,您却遭遇着病魔缠身,情绪低落,食不甘味,不能自理,现在又匆匆撒手而去,来不及向亲人们告别就悄悄地走了。
亲爱的母亲,在您弥留之际,您也许想知道:丈夫的身体还好吗?儿女们的工作和生活怎样?孙子们的学习成绩和前途如何?您就是这样带着对亲人们的无限牵挂和眷恋,带着许多的思虑和遗憾匆匆离去的,我们做儿女的、作子孙的怎么舍得您离开?怎么忍心您离去?真是一夜之间恍如来世。如果真的有来生,我们还要做您的儿女,还要您做我们的母亲。
亲爱的母亲,您睁开眼看看吧,您的儿孙们都跪在您的身旁,亲戚和乡亲们都来了,您再看我们一眼吧!敬爱的妈妈,您把双手张开吧,再抱一抱您可爱的孙子、孙女,他们可都是您抱大的呀!慈祥的亲娘,您可答应我们一声吗?让我们再叫一声妈,再喊一声娘,妈……娘……
亲爱的母亲,您安心地睡吧!今生与您告别,来世与您相见。祝你一路走好!
李秘书讲写作(又名:李秘书专业写作)点评:
这篇悼词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充分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感激之情。以下是具体的点评:
1. 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 悼词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情厚谊,作者通过回忆母亲的生平事迹,展现了母亲的艰辛与伟大。文字间流露出的悲痛和怀念之情,令人动容。
- 特别是对母亲在艰难岁月中抚养子女的描写,如挖野菜充饥、吃粗糠度日等细节,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母亲的无私奉献和坚韧精神。
2.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 悼词按照时间顺序和主题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母亲的出生、成长、养育子女到晚年生活,脉络清晰,逻辑严密。
- 每一段都有明确的主题,如母亲的辛苦、勤劳、开明、善良等,逐一展开,使整个悼词富有层次感和连贯性。
3.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 文章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反复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苍天落悲泪,大地起寒风”、“儿多母苦”等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 同时,文章用词得体,既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又不失庄重和严肃,符合悼词的文体要求。
4. 细节描写,生动感人:
- 文中对母亲生活的细节描写非常到位,如母亲在煤油灯下低头纺线的身影、为奶奶翻身擦洗的情景等,这些细节不仅使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5. 情感升华,引发共鸣:
- 最后一部分对母亲的直接呼唤和深情告白,将情感推向高 潮,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怀念和不舍之情,令人潸然泪下。
- 通过假设来生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恩之心,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总体而言,这篇悼词不仅在情感上打动人心,而且在结构和语言上也表现出色,是一篇优秀的悼词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