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大家好,我是中医王冠。

在门诊,经常遇到冠心病患者愁眉苦脸地说:“王医生,这病是不是一辈子都好不了?只能靠药吊着?” 每次听到这话,我都想告诉大家:冠心病真的没那么可怕,不但能治,而且找对方法后很好治。


很多人把冠心病当成 “洪水猛兽”,觉得得了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病情加重。其实,从中医角度看,冠心病多是 “胸痹”“心痛” 的范畴,根源离不开 “气滞血瘀”“痰浊阻络” 这几个字。只要把瘀堵的血管通开,把痰湿化掉,心脏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症状自然就能缓解,甚至逐步康复。

今天就把我临床用了几十年的调理思路和方子分享给大家,帮你护好心脉,少遭罪。01冠心病的 “病根”

心脏就像身体里的 “泵”,全靠气血顺畅流通才能正常工作。可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冠心病就容易找上门:

气滞血瘀:长期情绪压抑、爱生气,会让气血运行受阻。就像水管被堵住,血液送不到心肌,自然会出现胸闷、胸痛。

痰浊阻络:平时爱吃油腻、甜腻的食物,脾胃运化不了,就会生成痰湿。这些痰湿堵在血管里,时间长了会让血管变窄,影响心脏供血。

气虚乏力:年纪大了、长期劳累,正气不足,推动血液的力气不够,也会导致气血瘀滞,加重冠心病症状。

老祖宗在《金匮要略》里就说:“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描述的就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还提出 “阳微阴弦” 的病机,意思是阳气不足、阴邪(痰浊、瘀血等)偏盛,这正是我们调理的关键。02对症调理:通瘀、化痰、补心气

针对冠心病的核心病机,我给大家推荐一个临床常用的调理方 ——丹参饮加减方,由丹参 15 克、檀香 6 克、砂仁 6 克、黄芪 12 克、葛根 10 克组成。

做法很简单:将药材加 500 毫升清水,浸泡 15 分钟后大火煮开,转小火煮 20 分钟,每天代茶饮用,坚持 1-2 个月,就能感受到明显变化。

丹参:《本草纲目》记载其 “活血,通心包络”,能直达心脉,把瘀堵的血液化开,就像给血管 “清淤”,让血流重新通畅。檀香、砂仁:两味药能理气和中,《本草备要》说檀香 “理气醒脾,治心腹诸痛”,砂仁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二者配合能化解气滞,让气血运行更顺畅。

黄芪:《神农本草经》称其 “补虚”,能补充心气,增强推动血液的力量,从根源上改善气虚导致的瘀滞。

葛根:《本草正义》言其 “鼓舞胃气,升清阳而达肌表”,能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胸痛、头晕等症状。

这个方子既通瘀又化痰,还能补心气,正好对应冠心病的 “气滞血瘀”“痰浊阻络”“气虚” 等问题,从多个角度呵护心脏。03真实案例

65 岁的王大爷,患冠心病 3 年,平时总觉得胸口发闷,稍微走路快一点就胸痛,得停下来歇半天才能缓过来,晚上睡觉也总被憋醒。

他试过不少方法,效果都不理想,后来找到我时,舌头上全是瘀斑,舌苔又厚又腻,明显是 “痰瘀互结” 的情况。

我给他用了上面的方子,同时让他调整饮食,少吃油腻,每天散步 20 分钟。坚持 1 个月后,王大爷说胸痛发作次数少了;3 个月后,胸闷基本消失,能跟着老伙计们一起打太极,晚上也能睡踏实了。复查时,血管狭窄程度明显改善,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冠心病能好得这么快。03日常养护

除了用药调理,日常做好这几件事,能帮你巩固效果,让心脏更 “强壮”:

吃对食物:多吃黑木耳、洋葱、芹菜等能通血管的食物;少吃肥肉、油炸食品,避免痰湿堆积。

揉按护心穴:每天按揉内关穴(手腕横纹上 2 寸)和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每个穴位按 2-3 分钟,能理气止痛,改善心脏供血。

保持好心情:生气、焦虑最伤心脏,平时多和家人朋友聊天,培养兴趣爱好,让情绪稳定下来,气血才能顺畅。很多人觉得冠心病 “治不好”,其实是没找对方法。中医调理讲究 “辨证施治”,只要分清自己的问题是瘀、是痰还是虚,对症调理,就能看到明显效果。

如果您有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可以长按下方图片,向我咨询! 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大家,哪怕只有一个人得到帮助,我觉得也是有意义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