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苏州,因为可以在老姐家蹭吃蹭喝,内心比在深圳安定了很多。虽然我姐夫他们两口子也是这边打工租房子,还是给我腾出了一间小房子让我暂时有了容身之地,剩下的就是安心找工作。因为在深圳吃过不认识路和方位的亏,开始一天就是找家网吧开始上网查苏州的主要人才市场和苏州各区的方位。大概知道了最好的是园区,人才市场在夏园新村里面,市区的人才市场在东大街,还有新区的狮山路人才市场。摸清了主要位置就是规划公交路线,然后在简历里面留了我姐夫的手机号码,再也不用给HR发只有邮箱没有电话的简历了。
虽然没有了衣食之忧,找工作还是很焦虑的。对于一个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任何职业规划的应届生,投的大部分简历就像马桶里的大便被水冲了一下,转眼无影无踪了。那时,苏州这样的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地区找工作最优的当然是欧美外企,其次是一些民企,最差的就是台企了。所以当时苏州找工作还流传有“苏州三大烂,明基华硕火车站”。其实吐槽这些代工大台企的人是因为还没有进过其他的制造类小台企。而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这样的小台企开始的。我记得大约找了一个多星期后,有天姐夫下班说胥口那边有家公司打电话过来了,通知后天面试,我帮你记了他们地址和电话。不管怎么样,我内心到现在还是很感谢这家公司的,让我从一个应届菜鸟转向了职场菜鸟。
这家总部设在台湾桃园的小公司在苏州生产,当时全公司大概60个人,各个职能部门都是全的,有技术课,生产部,品保课,财务课,总经理室等等,大家没有看错,是课不是科,标准的台式写法。我进了生管课,生管课一共两个人,课长和我。课长姓叶,湖北丹江口人,熟悉了以后课长还和我谈了他自己的人生梦想,干几年挣了钱回湖北买辆大卡车开开。虽然我只在这家工厂呆了一年,我还是在这里学会了电脑操作Office,生产计划排班,ISO体系的稽核员,仓库台账的平帐,课长还把只有他和生产部长会的立足绝技也在这一年传给了我,那就是学会了开公司唯一的一台合力叉车。以至于多年以后我自己买了汽车才知道汽车的转向轮是前轮,而叉车是后轮。这算是一个知识点。对了,我在当年对于自己的大专学历多少有点自卑,但是这家公司给了我莫大的自信,除了来自广西的品保课长是本科学历外,基本上所有的人,包括会开叉车的课长和部长都是中专。当然要强调一点,96年之前在农村初中能上中专的人都是会超过当地重点高中分数线的。所以叶课长也不无遗憾地和我说过当时好后悔没有去读高中,毕竟人生总有几次踩到狗屎的时候。
当时这家台企规模比较小,但好歹也是一家正式的企业,虽然每周上六天班,只有周日休息一天,还要每月安排一次当值星官,所谓值星官就是一个月有一个周日你必须留在厂里值日,就是类似开大门之类的干活,但是毕竟能够交社保准时发薪,最主要的是可以包吃包住。对于初入社会的我来说还是很合适的,因为我那时确实有的是时间,不让出去还省了很多消费。我清楚地记得第一个月发了工资798块钱,我留了98块钱,给家里寄了700块回去,据我妈妈后来说她在家里收到钱都哭了很久,感觉我一下子长大懂事了。
时间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过着,我还是没有规划没有目标。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如果有看到我写的这些文字的年轻人,我真心的希望大家早一点定下来自己的目标,然后为这个目标去努力,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毕竟今天再晚开始都比明天早。说两件事情来描述一下吧,当时公司有四个台干,大部分觉得他是台湾人要比大陆员工高人一等,唯一有一位陈姓高雄籍经理能够平等对待大陆员工,甚至能和我们这些基层员工谈心交朋友。他说过公司虽然小,但是好好干也还是有前途的。可以积累一点钱,在苏州胥口这边买套房子,以后就在落户了。要知道当时胥口附近的房子也就在1500左右。虽然当时工资很低很低,但是当时房价更低。多年以后我自己买了贵这个房子5~6倍价格的时候,我总是回忆起这位陈经理的话,也许他是把台湾多年前发生的经历告诉了我们,而我们却没有去把握,而当成一个笑谈一笑而过。所以如果当年真如这位陈经理规划的一样,也许我后面的生活会更顺利一点,只是万事都没有假设。第二件事情就是后来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也让我明白为什么做事情要早规划早付出然后用最初的心去做永远的事。上了一年班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大学同学的电话说他想考苏州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能不能帮他去苏大研究生部买几份专业课真题。我突然意识到有同学可以考研,我为什么不能考。于是工作之余开始查考研的资料,抽了一个周末去帮我同学买了他要的历年真题。我记得五块钱一份真题。于是我也买了我大学专业的真题,虽然三年大学学的并不是很好。但是我发现考研的题目似乎也并不算太难。更加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也许是造化弄人,后来我同学考了三年没考上,反倒是我一开始没打算考的却考上了,虽然结果圆满,但是过程太艰辛。
03年7~8月份的时候,虽然有了考研的打算,但是我并没有真正的投入进去。每天依然上班下班无所事事。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却不知道死到临头。这也是让我最后悔的事情之一。如果不考研,安心工作也一样会有好的结果。最怕的是工作不上心,心里却心心念地要考研,然后又没有行动。这就样错过了12月份的报名。大专学历考研是要求毕业后两年才可以报名。几年后我去苏大读研了才知道我同组的有一个小师弟是来自曲阜师大,同样是专科毕业,他们是一毕业就准备考研,基本上都是从毕业到录取正好两年。也就是一点时间都没有浪费。换句话说,如果你大专毕业就准备考研,理论上你会比你专升本的同学早一年上研究生。可见规划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而我当年却蠢到一无所知。
春节的时候,正好老家要招考乡镇公务员,于是冲动地辞职准备去考公。但是一点准备没有,可想而知结果是怎么样的。年后回到苏州,发现又一无所有了。唯一不心慌的是手里有够半年的生活费和一年多的所谓工作经验。转眼到了04年8月份,当年大学的班花专升本毕业后也来苏州工作了。那时开始借着同学的名义去接近人家,也曾奢望爱情会垂青我,但是并没有。多年以后我曾问过成为我媳妇的班花,后来怎么选择了我。她只说了剩女恨嫁。当然这是玩笑。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什么,你认真去做事去做人,结果一定是好的。即所谓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当然我当时也没有悟出这个道理,这个是我后来工作多年以后才想明白的。
年后我找了一家做电力施工的公司上班。8月份以后,是真正开始决定考研了。我唯一的优点就是当下定决心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一定会保证投入去做好。就像这次决定写简书,不管文笔好不好,有没有人看。我一定会坚持写下去。虽然现在工作很忙,但一定会坚持更新。就这样我正式开始了我的备考生活。那时候我们上班就是去各地的新建厂房和住宅区安装各类变电站和做变压器供电维护,并不是供电公司的直属企业。只是老板以前承包了供电公司的三产。我记得我们的工作服口袋特别大,特别多。大概是方便我们随身携带各种电笔和螺丝刀,而我正好利用这个便利随身装了一本星火考研英语词典,每天利用上下班和出去干活坐车的时间背单词,这就样我生生地把一本词典翻烂了。04年春节前的时候我走进了苏州十中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场。第一天考完,发现第二天我在的那个考场上少了几个人。我想大概是有人提前放弃了。春节以后开始查成绩总分306,英语单科只有38分。这意味着虽然总分已经过了国家线,但是单科没有达线,根本没有录取的机会。而且当时西部线也就是C类地区单科国家线是41分,这意味着调剂这条路也走不通。第一次考研这就么失败了,虽然心里有点失落,但更多的是不甘。
05年初的时候,我还是规划着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因为心不放在工作上,做一天和尚撞钟的心态让工作做的一塌糊涂,内心非常纠结。加上有了第一次考研的经历,我觉得只要再努力一把也许去年就考上了。算上还有七八个月要第二次考了,于是在4月初的时候我又离职了。反正已经彻底没有退路了,就干脆放手博一把吧。为了更好的备考,我开始在苏大BBS上找人合租准备在学校旁边住下来备考。很快就落实了房子,一共四个人都是和我差不多的情形,年纪相仿也都是准备脱产考研的。除了我,另外三个人分别是,凯子,苏大即将毕业的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社会学这种操蛋的专业就是当年京东大强子读的专业,人大这种学校都难找工作,何况其他学校了。所以凯子的目标很明确,考研就是为了换金融专业,目标学校当然是要名气比苏大更好一点才行,更重要的是不能离开长三角,于是选择了同济。为了同济金融梦他选择了安静在校外租房备考,我们考研是为了离学校近一点,他是为了离学校远一点。然后是大帅,毕业于沈阳一所高校,当年没有考上复旦而立志非复旦不上,所以不工作专心备考来了。唯一的一个美女小莉,和我一样毕业于一所不入流的专科学校艺术专业,想通过考研彻底摆脱专科的身份。就这样,我们四个人成了室友,而且考完过后这么多年我们还一直保持着联系,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
如果假设我们提前知道四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能考上的话,我们都觉得应该会是凯哥,毕竟还在校,准备最充分,最主要的是英语最好。还好没有人提前预告我们只能上一个,我们四个都是抱着必上的信念去准备了。虽然最后他们三个都没有考上,但是最后的人生都很成功。凯子当年没有考上同济,后来也离开了长三角。多年再见的时候告诉我们他已经拿了香港岭南大学的金融学硕士学位,最终就职于上海的一家世界著名事务所。所以曲线救国,当年设定的目标全部都实现了,金融学学位加上长三角的生活全有了。大帅两次考复旦而不上对他的打击非常大,再加上家里出了点变故,想通过上复旦从政而平天下的目标被近无限期地延长了。后来安心工作,多年以后已经是安徽一家著名民企的中层管理了。小莉当年的目标是为了丢掉专科文凭,大概是学艺术的人比较感性一点,她辞职考研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让自己多年以后不后悔,至少自己去为之努力过。所以她应该是我们四个人再看的比较开的了,没考上很快就回上海工作了,然后恋爱结婚生子,生活幸福美满。当年年底的时候我再次走进了考场,然后就是在新年中焦急的等候成绩,最终英语考了58分,比去年涨了整整20分,已经远超国家线了,同时数一和政治成绩也不错,总分考了385分。成为我后来那个专业的总分第一名。那时候专科作为同等学历考研是要在复试的时候再加试本专业的两门业务课。而查到成绩距离复试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意味着我要在两个月内重新学完当年大学没有学好的两门课,又是一番新的煎熬。正好当年有一个同学在中科大读研了,专业课成绩非常好,于是买了车票去合肥,在科大旁边住了一个多月,每天自学不懂的再请教同学。最后顺利地通过了复试,拿到心心念想的通知书。前年的时候我们还组织了一次10周年的聚会,一起去了当年租住的宏葑四村的那个房附近,变化太大,已经不记得是具体哪一栋楼了。唯一没变的就是当年备考一起去抢教室空位学习,一起努力的美好青春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