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小宝的爷爷来带小宝,我突然间觉得自己无事可干,怪无聊的。于是,当下流行电视剧《我们都要好好的》闯入眼帘,开启了追剧模式。
除了坚持早上的晨练和晨练时的教学设计学习,其他的都跑九霄云外了。其实,是教育理论的阅读进入了死胡同。坚持了一段,每天读一部分,读的时候,觉得挺好,挺入心,还可以写点读书笔记。可过来后,一点都不记得了。虽然手边都是教育名著,但吸引力确实不大。是功利心在作祟,还是确实有点吃不消?
星星点灯群里的阅读故事,听课后因为学校条件不具备,觉得实践不起来,心里也是主动不起来。吟诵小组里的古诗吟诵,听到我吟诵的很多都说这是新的时髦――复古?这曲调受不了!每天一讲,学得也不好。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没走入深处,平常的学习只是一种伪学习?
加入的520亲子成长迹,虽然坚持一周都有,但篇目明显比之前少了点。因为总觉得自己的词穷,写着写着就不知道该写什么了。自己写过的篇目,回看时又觉得记录的水平太低,自己都不愿再读。
想干什么?内心的小我到底想干嘛?不努力还想取得点什么?不够勇敢?不够深入?不够坚持!
《我们都要好好的》的主人公寻找从家庭到职场所付出的所有的所有,比我深入多了。是的,你就是你,你自己的安全感除了自己无人能给。想要做自己,就要全身心地付出。不要总纠结于过去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而要着眼于现在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都是她身边朋友告诫她的,我感觉更像给我说的。
主编爱丽莎,每一次的将错就错,每一次的力挽狂澜,每一次的化险为夷,都是因为她着眼于解决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与周围的反面人物对着干,也不是纠结于别人怎么做,怎么看。这个人物在工作上的点点滴滴都值得学习。
男一号向前,从工作狂到回归家庭,经历的一切让人叹息,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另一种蜕变。和儿子好汉的相处值得所有爸爸学习。他和儿子比赛中启发儿子成长,和儿子凡事有商有量,不管自己心情怎样,不因为自己心情影响和儿子的相处。
妈妈破茧成蝶,爸爸浴火重生,儿子好汉则是我们每个大人都想要的孩子的模样。虽然电视剧有很多地方有些夸张,人物也有很多缺点,机遇也显得太巧了点,但整体的正能量还是挺多的,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挺多。
讨厌自己的性格,讨厌自己过一段时间就不自信,过一段时间就觉得空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