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儿童思维成长|《彩色的梦》仿写片段,两次教学比较反思

《彩色的梦》是诗人高洪波写的一首儿童诗,选入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诗通过儿童的视角,展现出富有想象力的彩色梦境,也展现出儿童眼中的五彩世界。诗歌语言贴近儿童,充满了童真童趣,读来朗朗上口,又韵味十足。

彩色的梦作者用彩色铅笔描绘了他想象的画面!课后习题“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本次仿写,为了降低难度,可以分步指导,从短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一步步迁移运用。当然,教学时,不能拘泥于课文的形式,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美好的梦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象画面,发现格式,仿写第二小节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一.解读文本,了解学情,发现问题

第二小节的仿写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中间想象仿写的格式是一样的句式:

(想象事物),(什么颜色)!

不用费力引导,孩子就能发现适合形式,教师要做的只是让孩子发现格式,想象画面,借助想象,表达成诗歌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们写上来的仿写作品中,最后一句,蓝——得——透——明!的仿写是不到位的,在教学过程缺少方法指导,文本解读中没有站在孩子角度思考!

孩子仿写片段,主要问题是最后一句话和之前写的内容主题无关,或者联系不大,想到四个字就写上去,应该多走一步,点明为什么蓝得透明,与上文的联系!

二.教学流程,呈现仿写

1.读二小节,发现笔尖有趣。

2.谈谈有趣在哪?

3.出示句式,读好文中描绘颜色。

4.想象画面,你的笔尖还会滑过哪些地方?

5.你会涂上什么颜色?

6.根据想象画面,模仿第二小节。

7.认识破折号,读好最后一句话,发现与上文的关系,在你的诗歌中也补上最后一句话!

下面是孩子仿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两份流程比较,遵循孩子成长思维,突破难点,仿写第三小节

在葱郁的森林里,

雪松们拉着手,

请小鸟留下歌声。

小屋的烟囱上,

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又大——又红!

一、文本解读,发现难点,设计流程

第三小节的仿写比第二小节仿写难度增加了不少。文本呈现两句话,第一句用了拟人手法,第二句用了比喻,比较两句话,你会发现,让孩子直接模仿,就有难度了!

而这两句话难点在于"拉手”的理解,“结”(第一声)的解读,孩子思维特点会觉得这两个有趣,而为什么有趣就需要老师点拨,感知文本魅力!如何仿写好,我和何老师聊了各自教学流程,比较异同,发现优劣。

二.两份流程

何老师教学流程

1.读第三小节,闭眼想象情景,仿佛在森林之中!

2. 说感受!

(生:树一排一排的!师: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生:树密密层层,很多很多,很葱郁)

3.发现拉手!是啊文中那个词让你觉得树很多,很葱郁?

学生发现,拉手!雪松们拉着手!读一读这句话

后面一句教学有些忘了ㄟ( ▔, ▔ )ㄏ(何老师用设置疑问的方法,发现结字)

我的教学流程

学习第一句

1. 读第三小节,发现有两句话!

2.读一句话,发现有趣之处!

学生发现,雪松们拉着手很有趣!

3.有趣在哪?

4.感受到什么?引导理解葱郁!

5.点明拟人手法!

6.想象,森林里还有哪些会手拉手!

(学生仿写,小草们手拉着手,请花儿留下微笑)

学习第二句

1. 读第二句话,发现有趣之处!

学生发现

小屋的烟囱上,

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很有趣!

2.有趣在哪?(烟囱上结了太阳很有趣)

3.删换对比,把结换成长也可以啊!给你什么感觉?

生:

发现图片上,烟囱上面有个大太阳,很像苹果。

苹果长在树上,所以结很有趣!慢慢长大的过程!

设置场景,进行仿说

1.我用比较描绘的哪里的场景?

森林

2. 你看,我还用笔尖滑到了海滩,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生:海滩,贝壳,海星,椰子……板书

3.出示句子

在金黄的海滩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来到海底,草原,沙漠……

一萱第二次仿写
对比反思

一、遵循孩子思维

我和何老师教学不同在于,她是带着孩子们想象画面,进入情景,感受茂盛葱郁,从而发现文本奥秘!这是遵循孩子思维过程的,有感知,需要表达,提供文本支架,这是内化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相比较我第一句话流程,先发现有趣,感知写法,再想象画面体会,这是在品读文本,是教给孩子对文字的敏感度。

这课目标在于教给孩子仿写,是运用语言文字!明显,我的流程是不够契合教学目标!

二、层层深入

教学是由扶到放的过程!想象力的挖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第三小节仿写过程,我是带着孩子解读文本奥秘,了解拟人,比喻作者用这两种手法写得有趣,之后再进行仿写!

仿写也不是直接让孩子写,而是先创设画面,让孩子想象。

如第一句,森林里还有哪些事物手拉手!

顺着这个情景,孩子想到了小草,花儿,再想想动作,马上就仿写到位了!

最后仿写,我也是换了场景,来到海滩,孩子们脑海中马上就呈现海滩画面,想象海滩上的事物!在原来仿写基础上,再进行仿写,也是达到了语用的效果!

最后,再转换场景,来到沙漠?海底?你还会看到什么?用诗歌写下来!

仿写,不是照着文本形式就是仿写,必须要给孩子一个抓手!才能一步一步落实达成!特别是二年级的孩子,大都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想象,也必须要有景有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