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静好。蹉跎经历了二十余载,仿佛懂了一些道理,晓了一些社义,慢慢的就开始少了谦卑,多了自满,瘦了请教,肥了指教。
曾几何时,懵懂少年之际,我们的眼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亦充满了对他人仰慕。正因为感受到自己的无知,才会源源不断的汲取知识的养分,向书本、向老师、向他人学习,任何一个人都会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正是这个时期我们的知识储备量飞速的提升,认知的广度和深度都以每日斗升的速度提升。或许,有人会问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一时期嘛,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孩提时代。孩提时代的我们对世界充满新鲜感,对知识充满渴望感,对他人充满敬畏感,也正是在在这一时期,我们的从一张张白纸开始读懂社会的生活秩序和规则,慢慢的融入这个社会,而支撑孩提时代飞速成长的基石就在于无知者的求知欲。
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的我们的脑海中多了一些积累,履历中多了一些沉淀,我们不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血有肉有识有思的人。作为一个人,我们开始以自我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看他人,在求知路上开始有选择的汲取养分,有的时候甚至是不屑于眼前的学识,内在积累和沉淀开始放慢堆积的步伐,有的时候甚至关闭通道。在生活和学习之路上,看到他人的见解,自我认知中带一点轻蔑,不过尔尔,对于他人长时间奋斗的成果发出于我而言不过数日之功罢了。
日复一日的前行后,无知者的敬畏感开始缺失,慢慢的我们开始不再发现问题。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不再发现自身的问题,那是一件很怕的事情,没有了问题就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思考就没有了改进,没有了改进就没有进步,没有了进步就没有希望了。所以发现问题才是我们成功的前提要见,而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保持无知者的敬畏感,不断的学习并汲取,才能让问题越来越多,不断更新。
吾辈亦然,若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没什么问题,没什么不懂得知识,那么请你正视自己的现状,从每一点开始发现自己的不足,了解并去发现更多的问题,然后开始一个个的解决。永葆一颗敬畏之心,一颗无知者的敬畏之心,才是我们无知路上前行的动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