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都崇拜着数学对人类和生活本身的价值。往高了说,数学是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经济学建筑学甚至心理学在内等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的所有学科基础;往低了讲,生活里的一切琐碎繁杂都撇不开和数学的联系。张嘉佳亦说:“一个人背后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艺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可以抵达的。要完成最基本目标,最终手段是化学和数学。化学让你产生欲望,数学得出你采用某种方式的概率。”
所以我爱数学。如果这世上有什么东西能让我既爱又恨又恐惧又向往的话,那一定是数学。
大概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对数学就有了这种特殊的情感了。我原本读书不赖,尤以语文成绩最为出彩,数学虽不如语文那么擅长,但相较于同龄人也算是优等生的范畴。貌似就是临近小学毕业那会,“重理偏文”的风气忽然盛行。老师们明显更看重数学好的孩子(即使他语文渣到令人发指),每次考完后同学间被问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数学最后一题答案是几”,就连语文老师也是不是强调一下“语文拉不开成绩,你们有空就多做做数学。”这样的引导给人的感觉就是,“数学好=等于学习好=头脑聪明”于是为了证明自己头脑聪明并且学习好,每个学生都拼命的做数学题。而且这里的数学已经不是教科书的水准了,而是大名鼎鼎的“奥数”。我还因为功课优异作为班级唯一的代表被选进了校里面的奥数班。那个班级汇集了全校头脑最好的一批孩子,上课的时候大家都是争先抢答老师出的题,会不会做题已经是其次,反映的快才是王道。往往老师刚在黑板上抄完题目,就有几个机灵的小男孩准确无误的报出答案。而我在那样的氛围里总是显得尴尬又心虚,觉得自己比别人笨,辜负了老师的期待。有点像《少年班》里的剧情,我就是“吴恙”这个角色的真实写照。后来我退出了奥赛班,却从此对数学有了一种如临大敌的恐惧。
这样的恐惧感直接影响到我对正常数学的学习,以至于每次大考前都会不由自主的担心数学会不会失手,结果越担心越容易发挥的不好,自己擅长做的题目也会出现细节错误。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约拿情结”,解释为:“人们对自己有可能做好的事情也会产生退后避难的反应”,说的便是我当时的心理状态。
中学时期,数学的涵盖范围扩大,难度升级。一张考卷,题型多样,深浅不一,足以将学生智力的三六九等划分的彻底。尤其是高中,当学习成绩跟前途命运相系相联后,数学更有了非同凡响的意义。那时候流行着一句话叫做“成也数学败也数学”,考不考得上大学就全看数学分高不高。平心而论,虽说不太擅长高中以前的数学基本没让我犯过难,也就是到了这时数学才让我真正体会到“痛彻心扉”的含义。
记得入学的第一次数学考试我就考了不及格,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考不及格,过去读书低于前三都等于不成功,没想到到了高中一下子就考了不及格。我足足难过了一礼拜才接受了这个事实。如果说小学奥数让我体会到稍许的尴尬和恐惧,那么高中数学则摧毁了我多年来作为优等生的荣誉和骄傲。尽管后来我千分努力,万分拼命,却还是不如那些上课偶尔听听的男孩子考的高。想来过去我总是对“男生理科就是比女生好”的观点嗤之以鼻,结果现实摆在眼前,也容不得我不服气。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里是不是都有一个特挑刺的数学老师和一个常被她拿来当楷模讽刺大伙的天才少年。当时我的数学老师S是一个事业心很重的女强人,有色眼镜戴的很明显,数学好的拼命夸,数学不好的问她问题目都不怎么待见。考试的时候她总是在你身边晃来晃去,时不时低下头看你的做题情况,还动不动叹口气冷笑几声,对于原本就对数学信心不足的同学简直就是毁灭性的的打击。我至今还记得,当时被她一句“冷哼”惊的背后发凉,手足无措,思维混乱,冷汗浸湿衣服恨不得立马逃离考试的窘迫感以及那张因为过度紧张而被画的花里胡哨的考卷。成绩自然是很不理想的,但S一点也没有鼓励你的意思,当时我隔壁刚好就坐着班里数学最好的天才少年,S看完天才少年的考卷,用一种几近溺爱的语气说,“最后一题怎么没写完,是不是时间不够,不然就满分了。”然后又顺带掉头看看我的,我想我这一辈子都记得她当时的讪笑:“哎呀,七同学你几乎每题都有错耶。”我已经不记得当时有没有被她讽刺到哭,这是用心记下了当时的耻辱感,往后的很多年,提醒自己要不断努力,有朝一日证明给她看,我没那么差。
可能是自己真心没什么学数学的天赋吧,即使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数学成绩还是在固定的水准。通常一张160分的卷子,最后两题是难题,解答起来估计要写半页纸,高手是可以从头写到尾,稍次一点的缺个第三小问,我呢,最多只能答出来第一小问,下面两小问通常看一眼就放弃了。
所以我真的一直以来都很崇拜数学好的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对于他们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敬畏”心,一方面很想要靠近跟他们取取经,另一方面又很担心对方会不会我问的问题太弱智笑话我或者不愿意帮我解答。我遇到过这种情况,恰好是高一我数学最烂心思最敏感的时候,那个数学课代表真心是把S刻薄完整沿袭了下来,我不过是问了他一个简单的应用题,就被直接贬低了智商。对于这种人,我的态度往往是——灭了他,哦不,是忍耐。我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事实胜于雄辩,我相信能摧毁一个人的往往不是类似天分这种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后天养成的傲慢与偏见。不过现在想想看,彼时我们都才是17岁的少男少女,有些少不更事的态度也是情理之中。
当然我遇到更多的都是特别特别友善的好同学,比如上文提到的天才少年,心地善良来者不拒,每次考完试总有一拨人围着他讲题,无论重复几遍都仍旧保持耐心。这算是我学数学之路上难能可贵的暖心记忆。
上了大学,高等数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仍然需要学习。只是缺少了升学考试的压力,学起来倒也不觉得有多痛苦,最多是背拉格朗日公式的时候头痛一下。也就是到这时,我对数学的那种爱恨交加欲惧欲求的矛盾心理才稍稍得到缓解,虽然成绩也就是中等水平,但总归是达到心理预期了。
我以为高等数学完我这辈子都不用再学数学了,没想到故事还有后续。从去年9月份参加的招聘考试开始,我就一直在做着一种类似“IQ”测试的行测题。其中有一项是“数量关系”,题目基本都是从小学奥数到高中几何的知识点。做题的时候,有很多跟数学有关的记忆如海浪倒卷般接踵而来,那些与数学相爱相杀的青葱岁月,那些因数学讨厌过喜欢的人,那些因数学汗流浃背,紧张局促的情景,至今想来,依旧记忆犹新。
说真的作为一个标准的文科生,在学数学的道路上我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显有光鲜的记忆。纵然内心骄傲,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赤裸裸的事实:我,恐怕真没什么学数学的天分。然而多年以后,我亦明白,这并不是多令人难为情的缺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分和不擅长的东西,这原本就是多元的社会,比起勉强自己学习没有天分的事情,能否避重就轻发挥自己的所长才更要紧。
不过我发自内心欣赏着数学棒的女生,崇拜从事自然科学事业的人。只是我想,倘若没有数学考试的压迫,我会不会更容易领略数学的有趣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