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或大或小。经年之后,有的坚持努力成功了,有的难产死了,有的还在阵痛分娩。
上小学那会儿,一个班上的学生,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坏,同是一个老师,差别实在太大。抛开智力不谈,能上学的孩子,智力能差哪儿去!
父母会告诉我们,你看隔壁家的某某,怎么地努力、勤奋,成绩如何的好。那时候,心里真是“恨死”那隔壁家的了。我们会从父母的嘴里知道,“隔壁的”,乃至于“更远的”他们是如何努力,如何的优秀。
人们常常嗤之以鼻,学习好有什么用,读得太多的书就是呆子的形象。可是,人心里有时又及其的矛盾,一边对比自己厉害的人不屑一顾,肆加毁谤;一边又臆想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美好。
人有时候很会为自己的不如意,或者某方面的缺失找借口,“非是不能也,而是不为也。”
其实这恰恰使心里最害怕的地方,不敢直面人生,不敢进行反思,不敢奋起直追,原因很简单,只因为那样很辛苦。事情还没做,就开始设置障碍,犹如前方真有千万重大山,危乎高哉!但是仍一面故作努力的前行,大张旗鼓,展示自己的努力,其实那一块虚华的遮羞布,一扯就破。
人们喜欢把人生比作一条长河,从西到东,滚滚不息。
读书时候拉出的差距,可以说是智力的问题,那么人生呢?我们越长大,人与人的差距就会拉得越开,一个人的能力突显的就越发明显。我们渴望成功,希望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得别人的认可,总在思考如何才能使自己成功。
当自己埋首故纸堆时,偶然抬首间,发现——原来身边的人好多都已成家立业,事业有成。还是原来的那群人,如今却是越发的遥远和陌生,这种距离的代入,让心里某处开始不安分起来。
人有的时候,就是缺乏那一点的勇气和坚持,被过程中的那一点困难吓得退缩了。当年一起考研的伙伴,研究生快毕业了,有的甚至快读博了,自己还在“努力”的考了一轮又一轮;有的人已经有房有车了,自己还一无所有;别人的银行卡里都已经六位数,甚至更多,自己还在四位数上挣扎。
曾经给自己描绘的蓝图,是那样的美好,无限的向往。曾经给自己设定过无数的目标,如今实现了几个?自己给自己许下的诺言,还记得多少?
如果人生还剩最后一个小时,你会做什么?
失败的人生在于懦弱和懒惰,拖延人生,最后变成了惨不忍睹。当你发现与你同行的人早已走在你的前面,而你又落后太多的时候,自我安慰和麻醉是无效的,犹如吸食鸦片,短暂麻痹的人生,解决不了永久的痛,唯有手起刀落,刮骨疗毒,方有大效。
<完>
——二零一六年七月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