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在楼梯上偶然听到两个学姐的对话,内容大多是关于一个人的。
内容几乎已经忘光了,只记得一句话:“他(她)的性格不讨喜。”
原来性格还分讨喜与否吗?
或许对于单独的个人来说确实是有的,比如一个喜欢热闹又话多的人,可能会对安静的人没什么好感,而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也可能会对喧闹的人感到厌烦。
但是,这只是对个人而言啊!放到人群中,他们一样可以找到志同道合、意趣相投的人啊!
2
其实,现在很多的所谓的“孤独患者”也是因为走进了同样的误区,才不可避免的感觉到了孤独。
首先声明,我对“孤独患者”的理解是:渴望群居生活,却又被群体遗忘的存在。
而不是本身喜欢和享受孤独的人们。他们算不上“患者”。
那么接话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他们会被群体遗忘?
这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如果要详细解答,或许可以写出一本不薄的书。可惜我还没有这个能力。
所从先围绕性格的原因说一吧。
那些生性安静的人首当其冲,占了绝大多数。因为话不多而被称为“孤僻”“冷漠”“不好相处”的你们,一定很委屈吧!
但那也没办法,毕竟,话不多的你们怎么可能会去和其他人争辩这些呢?
如果去了,并且赢了,那恭喜你率先脱离了这个队伍。只要你能保持争辩时的状态,群居者的世界势必有你一席之地。
所以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最好的面对方法,绝对不是改变自已来迎合他人。
试图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那太难了,而且多半也是全靠勉强自己来维护人际关系的下下之策。
倒不如把孤独这一条路走到黑。
在前面就说过,享受孤独的人就算不上“患者”。所以既然改变不了“孤独”,那就只能从“患者”上下功夫了。
享受孤独,或许听起来给人以高端和困难的感觉,但想要做到,起码对于本身爱安静并且话不多的人来说,绝对不算太难。
而其他人的不打扰,可以说是为此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环境。
至于其他人的喧闹,那就属于要靠自己屏蔽的清部分了。
反正你话也不多,那还去凑那些热闹干什么!?
不如好好利用其他人留给你的安静的小世界,多看看书,多背背诗,多背背单词,多学一些技能,或者进行会儿冥想,运动一会儿,什么都好。
只要不迷茫地游走在群体中,试图凭刷存在感来获取一个旁听者的席位就行。
当然,如果他们谈论的是某些高端技术或者其他什么值得一学的知识,而他们也并不抵触你的旁听的话,那过去偷个师也无伤大雅。
只是,不要再把那么宝贵的自由时间花在迷茫和感叹孤独上了,多点时间修炼自己,世界和你都会变得更好。
在再嘈杂的环境中也好,只要心是宁静的,耳朵就绝对有能力拒绝接收来自外界的一切干扰。
做法永远比理论来的实在。
所以下面是一些关于闹中取静的经验:
刚开始的时候不要看那些深奥晦涩的、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书籍,也不要试图做数学题。
这些都太难了,连事倍功半都不一定做得到。
可以找一些有吸引力,剧情紧扣的小说,比如福尔摩斯或者欧亨利小说集,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只要是自身感兴趣的,都可以,哪怕是趁机看一会儿电影或者TED演讲,只要能在人群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随便做些什么都好。
这一段好像和前面有些重复,不过,在重要的部分上作些赘述也无可厚非。
习惯了之后,孤独就真的没什么了,不可怕了。反而是其他人偶尔的热情,可能会让人不适应呢。
3
写了不少,还只讲了生性安静的人。
其实,还有一类相似的人——比较慢热但熟起来之后非常活跃的人,有点像常说的“外冷内热”。
尤其是在刚认识这类人的时候,和喜静的人看上去几乎一样——一样的不多话、不易接触,一样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于是,就无人接近了?
这类人会有以下几种结局:
一,在渐渐熟络之后,凭借一两个契机,让其他人了解到“诶原来你是这样的人啊!”然后成功入世,风生水起,
二,运气比较差,没有遇到过所谓"契机”,甚至反而产生了误会的,陷入了和上一类人一样的处境。
三,介于两者中间,偶尔能说上几句,但又没有一个固定群体,卡在不甘心寂寞,却又没有同伴的尴尬局面。
或许还有其他的,但我能力有限,三种已经够了,即使第一种已经脱离困境。
后两种不同于上一类人的原因在于,他们本是不甘寂寞的人。
想要安静?除非转性。
解决方法也值得人头疼。
既然没有成为第一种,说明构建新圈子的最佳时间已经过去。
那么即使现在抛弃“外冷”,也已经迟了。
就像一个外来人士很难适应本地生活一样,你们也很难在已成形的圈子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
这个时候有两种选择。
一,等。等哪个圈子突然因为什么原因分崩离析了。再趁机寻找自己的小伙伴。
但这是理论上可行而已。
实际上,如果原本是一个4人,6人或者更多人的大团体,他们的“分崩离析”也只不过是分成了几个人数横批。较少的小团体而已。
退一步说,即使有人落单,也不一定就是合得来的人。
再退一步说,即使真的合得来,又难保有一天不会“旧情复燃”。
总之,不可控的因素太多。除了运气极好,这完全称得上是一条断路。
更何况,这还是建立在“有圈子突然分崩离析”的大条件下。
谁也不知道需要等多久。
很多人在这期间或许会经历很多精神上的痛苦,以至于从一个假“患者”成了一个真正的患者。
这可谓是糟糕极了。
但第二条路也不好走。
利用网络摆脱孤单,是我心里最理想的一条路。
找到一个或几个感兴趣的APP,把原本用来人际交往的精力都放到它们上面。
不说会不会成为某方面的大佬,混的风生水起,起码总能认识几个聊得来的朋友,也算是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心灵的地方。
当然,如果确实拥有一技之长,大可以凭着那个真正的(起码接近的)圈子,与更多圈内人交流切磋,交友反而成了其次,主要是有利于你在这条路上得更远更长。
有机会我可能会整理关于各种方面的一些APP,仅供参考。
还没有说,这条看起来前程一片大好的路,到底不好走在哪?
它最大问题在于,极易影响自己原来的生活。
在简书发过文章的人都知道,一旦发出新文章,就很容易时刻关注着它有没有收获新赞、新评论,或者被人浏览等。
这和发了朋友圈之后等赞和评论的情况很像,都会很大程度地影响自已的做事效率。
虽然也好有的方面,比如几个赞就会让自己心情愉悦之类的,但总体而言,无疑是弊大于利的。
当然,这种情况并非不可避免。
当这件事变得习以为常的时候,有了新的收获依然会有喜悦,但却不会再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干扰了。
但是,“习以为常”需要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在一两天之后就变得无感,也有些人可能在很长时间之后依旧和最初一样。
可能有人会说,那么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也是因人而异的么?
这是当然的,但不要忘了,这部分建议是提供给谁的。
如果他们拥有两天就对此无感的心理素质或者自控能力,就很难拥有能轻易解决的心理障碍了。
所从,保证正常生活不受太大干扰,是一大难点。
此外,还有一点。
之前就说了,这是且只是一个寄托心灵的地方。
在其中拥有再了不起的成就,再多知己好友,只要不能经常见面,照样改变不了你在现实世界形单影只的局面。
照样还是要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沉默着担起所有。
这个时候又要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在另一世界的满足感带动了现实中的自己,使自己变得更有活力,积极向上。
这疑是极好的。
可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网络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人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厌世的情绪纷至沓来,反而造成了心理上的扭曲。
如果这样,我真抱歉,但更抱歉的是,我只能分析到这里了,对接下来该怎么做,我毫无头绪。
或许换个环境重新开始会是最好的方法了——带着饱满的热情和无限的期待开始新的生活,想想真是美炒极了。
又或者对现有环境无能为力的话,就只能熬过去了。
真抱歉,这大概是最糟糕的结局了。
4
接下来聊聊第三类人。和前两类截然相反的人——话多而且性子直的过分,极易在无意中得罪他人因此被孤立的人。
这一类人,简单说就是情商比较低。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
哪怕说的是该说的,还可能因为表达不当而伤害到其他人。也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情商属于硬件,极难改变,而且见效极慢。可以说是非常令人头疼的硬伤了。
怎么办?直到底!
刚认识的时候口无遮拦的性子势必得罪不少人,但熟起来之后,谁都知道你是这个性子,多少会有一点谅解。
再说错话,无可挽回的时候,老实道歉是唯一的方法。
虽然可能没什么用,但认错的姿态好歹会让对方好受一些。
另外,提高情商见效再慢,总归会有效果。有效果,就不能放弃。
看一些关于人际交往、沟通的书籍,系统地学习一下。每天多提醒自己“三思而后说”,说慢一点没关系,总比说错好。
在一些比较敏感的时候,比如有人分手,有人家里出了什么事,又或者是其它一些不论好坏的事,尤其要谨慎。
可能你完全无心的一句话就会刺伤某个本就失魂落魄的人,又或许让某个家有喜事的人感觉不吉利或者忌讳。
当然,这些事情太频繁了,总不说话是不可能的。
只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太会说话的人,完全可能在这些其他人分外敏感的时候被迁怒或者排斥。
即使心里再清楚你可能并无恶意,也不代表他们就能无限制容忍。
恕我直言,因为一句话而惹恼一个人,最终付出生命代价的新闻虽然还称不上屡见不鲜,但也算不上惊世骇俗了。
这句话适合提醒所有人,祸从口出。
有点跑题了。但说错话确实是这类人的设定中最容易犯的毛病。
不仅是平时,在微信、QQ或者其它社交软件上,每条消息发出前,都要思考一下,这句话有没有哪里不对的?
这也算是习惯养成中的一步了。
把一个话题分成六七份来写,真的有点受不了。
真是抱歉。写不下去了,强行结束。
最后,希望所有人都多一分谅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善良。
对所有人。
也为了自己。
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切人,一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