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作声明,本人只诗歌初学者,拉拉杂杂古今中外诗歌读了几十本,自费在某省级刊物发了十余篇,只能说找到诗歌门路。看着在诗门外逡巡徘徊的大众,又好奇、大多数又直呼“看不懂”,不自量力想尽自己微薄之力,来为大家解释解释诗,怎么读诗,不敢说正确,还望批评指正。或是报告自己学诗以来的一点心得,或许才是正事。
我国著名诗人北岛说过:“每一首诗(现代诗)有语言密码。”要找到解开密码的钥匙,我们先从一个普遍被忽略的常识问题入手。来区分人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感性与理性。概念性的东西不说了,举个最直观的例子。有人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意思是男人更多时候是理性的动物,用理性思维思考问题,女人呢更多时候是感性的动物,用感性思维理解问题。比如“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先救谁”这个难倒很多男人的世纪难题,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感性思维与理想思维的差异。
男人面对这个问题,或者理性思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怎么思考呢?先救谁呢?假如其中谁会游泳倒好解决,假如两人都不会游泳,而我必须救一个,怎么办呢?一边是亲生母亲,一边是结发妻子,先救谁后救谁,左右为难。还有的聪明人说:“先救我妈,然后我跳水和你一起死。”但其实女人只会觉得你在耍小聪明,一点不诚恳。说白了,这根本就不是先救谁后救谁的问题?感性思维的女性其实是在考察在她在你心中的位置。这时候无论怎么回答,只要用真诚的态度表达你对她的重视就行了,难倒女人一定真要你说“先救你再救我妈”吗?男性或者说理性思维就在纠结“到底先救谁”这个选择题上了。
理性思维是一种道理、逻辑的思维方式,感性思维呢,是感觉、感受、印象、直觉的思维,这两种思维是彼此不能相通的,但我们现实的人,同时拥有这两种思维。不然我们就无法认知世界。世界上万事万物,没有两个事物是完全相同的,这是通过我们感性认知到的,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归纳出千千万万种事物,什么是树,哪些是石头,因为我们有理性思维的认知。
说远了,回到正题,为什么我们读不“懂”诗歌或者说现代诗,(注意我说的“懂”都是打引号的。)因为我们像男人思考女人的那句话一样去思考诗,想去弄明白诗到底是表达什么意思。这不是缘木而求鱼么?所以读诗的时候请放下你的理性思维,不要像读学术著作一样逐字逐句去弄懂作者的意图,而是运用感性思维,跟随诗中的意象、情感去体会、去想象、去感同身受,换位到诗歌中的情感去,就像阿根廷大诗人博尔赫斯说的;“诗歌并不诉诸理性,而是诉诸想象。”
原来窍门这在!感受、想象!运用感性地思维去感受诗歌里的意象和情感,也许那才是诗歌真正想说的。诗根本不是让你去理解它,而是要你感受它啊。
举个例子,我们都读过的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会儿写窗外的黄鹂、白鹭,一会儿写西岭雪山,写屋门外东吴来的船只,什么意思呢,诗人似乎没有明确说明。这时候停止你的理性思考,跟随诗人的笔触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春天,窗外的柳枝发芽了,两只黄鹂鸟在树枝头唱歌,似乎在赞美着春天,一行整齐排列的白鹭飞过屋外,飞向了碧蓝色的天空,西窗外,西岭雪山千年不化的积雪映入眼帘,而屋门外停靠着远从东吴来的船舶,岸边或许还有坐船来的商人正在交谈。你看这是多么美多么和谐的画面啊,你感受到了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的喜悦吗?简直呼之欲出啊。虽然诗人并没有直接说自己如何如何高兴,但他通过这一幅幅景物、意象的描写,传达出的感情更能让你感同身受吧。
古诗的例子我不多举了,下面我讲讲让很多人“气闷”的朦里朦胧的现代诗。现代诗由于使用的手法和技巧更加多元化,而且少了格律和字数的限制,诗体变得更自由,诗的标准也就变得更加难以统一。但根本仍然是运用感性思维去感受诗,只是如何运用得当的问题,因为现代诗不像古诗那么直白,要运用的方法更加复杂。
我们先从一个简单,关于感觉的概念说起:通感。不夸张说,这是读、写任何诗,尤其现代诗最常用最根本的方法,可以说现代诗乃至所谓的现代文学的一切技巧、手法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源头。
人有五官对应的五感,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五感甚至更复杂的感觉都可以通过大脑达到彼此感受的互换,比如我们平时常说的“你笑起来真甜。”这是不是把视觉的笑比作味觉的甜么?“冰冷的目光看着我”,这不是把视觉化为触觉的感受了吗?所以通感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我们平时没注意到。
通感产生原因是不同的事物引起了相同的心理反应,比如“你笑起来很甜。”是我见你笑,感到喜悦,这喜悦与甜味的喜悦是一样的,所以才认为你笑起来很甜。不拘此类,还包括抽象的概念,都能给我们与具象事物或抽象的概念之间相同或近似的感觉。比如北岛的诗句“白纸是遗忘症”,遗忘症,代表无法记忆,一片茫然,不和我们面对白纸茫然不知如何下笔一样吗?
这类更复杂的通感,我们也可称为隐喻。隐喻就是把看似毫无关系的事物,它们引起作者近似的心理反应而被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很隐秘的,甚至是很私人化,需要我们用心感悟,才能体会其中美妙。读诗,就要和作者心有灵犀。一首好诗读通了,拍案叫绝,恨不能与作者交面谈心,盖一床被子。
理解了通感(或者隐喻),我们就能理解诗更深层次的本质:联想(或者意识流)。那就不是两两之间,而是一连串纵横交错的感觉互换,用诗人顾城的话来讲就是“全息通感”。由墙上的圆点想到挂画的钉子,由钉子想到油画,由油画想到中世纪宫廷,由宫廷想到王子等等,都是由相同或近似的心理反应连接,也就是西班牙诗人洛尔迦说的“诗歌事件”,即不可理解的非逻辑现象,由意象引发近似的心理反应,只存在诗人头脑中的意象。
你可能会说,诗人的想象我怎么想象得到?首先我们建立这样一个观念,人类心理都有一样或类似的结构,除了极其私人的感受,我们人类的心理反应大多数时候都是近似的。不是有句话说“个人独特的经历,都只是人类普遍经验的一部分”吗?大胆地随诗句想象吧,你从诗里获得的或许就是诗人本来的也说不定。
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来说明诗人与我们普通人的心灵之间是否真隔鸿沟。还是北岛先生的诗句,“月亮的背面一定很冷”。月球虽是球体,但在肉眼看来就是个平面圆,像贴在天幕上,所以“月亮的背面”在感性认知里是合理的;月亮什么时间出?晚上,一般来说气温比日间低,所以“冷”,况且月光,冷色调,“广寒宫”,一系列联想都“很冷”。所以这句诗是合理的。你说诗人与我们的感性思维有不有差别?
心理反应的同理是我们理解和感受诗的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毫无障碍地读诗了。读诗除了方法,还有门槛,还需要我们花功夫去深入地和诗人“沟通”,了解诗歌和诗人。我国诗人北岛就说过:“写诗没有门槛,阅读诗歌却有门槛。”为什么?因为我们对自身的感受都清楚明白,却很难理解别人的感受,进入一首诗就要先了解写诗的人,这种了解不能是片面的,还必须是全方位深入心灵的,然后站其角度,换位思考,忧其所忧,欢喜其所欢喜。所以只通过文本阅读还远达不到理解一首诗,写作背景、作者当时境遇等等,都是理解的关键。
这时候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当然做到如上所说,与诗人“心有灵犀”,当然需要功夫,同时也不是人人有条件这样做。遇此困境,借鉴古代私塾先生育人之法,是:大声朗读,背诵!因所谓诗歌,诗与歌不分,诗即是歌,其天生就有音乐性:节奏、旋律等等。文言文简练而富有韵味,更以骈文极类似诗歌,在这点上更与诗很像。少儿不识多字,又无知识,大讲含义背景,恐更适得其反,于是,背!三遍五遍,直到滚瓜烂熟,不须懂,只背诵就行。别说还有效,学子童生渐渐能领悟,甚至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书读三遍,其义自见,不是没道理。读诗何尝不是如此?多读多背之后,同样能领悟到诗的意境,至于它是不是原著作者的想法,很重要吗?现代文学批评有一派观点认为,作家写作只完成了作品的一半,另一半是读者完成的,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历史上有许多读者读了某部文学作品后百思不解,写信去问作者,最后得到模棱两可的答案。不都是自找没趣?所以,还是那句话,大胆去读去理解、想象吧!你的阅读将是文学作品的完成!
当然存在艺术家的知己、知音、伯乐,就像上文所说“站其角度,换位思考,忧其所忧,欢喜其所欢喜”。但很少,所以才说知音难觅,一生遇一足矣。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正是这个原因,我极度珍惜那些愿意了解我读我诗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