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谁下的定义,似乎大家现在都一致认为80年代是最后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罗大佑、陈凯歌、U2、披头士、余华,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他们最响亮的时刻,是在80年代。说熟悉是因为大抵大部分人都知道或是听过他们的作品,而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也只是泛泛地了解他们的作品。
高晓松的《晓说》里提到,成长在80年代是幸运的,在那个年代成长的人没有像现在这个时刻一样那么迷茫,因为有那么多明灯在照亮海面,每天拿着10块钱在等待着罗大佑的新专辑或是陈凯歌的新电影是幸福的。而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太多的流星,太多茫然一瞥略见惊鸿就溺入浩瀚星空消失不见的时代的宠儿。
何谓大师?是号称中国食疗第一人的张悟本?还是装神弄鬼的王林大师?我想都不是。大师不是胡言乱语一通被人捧上神坛就自诩的。现在的孩子看80年代的诗,都不理解,写诗的人一定都有大房子吧?不然怎么会有心情写诗呢?刘禹锡的《陋室铭》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开头就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大概现在人很难理解不追名逐利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吧。
大师的诞生是需要土壤的。就如大陆的足球环境孕育不出齐达内,科技土壤没有滋养出乔布斯,但是在文学上却造就了金庸、季羡林、杨绛等一批大师。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不同社会环境会影响、成就不一样的大师。25日是杨绛先生逝世的日子,说来有些惭愧,想想自己从前竟然只读过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初读时有感于先生的译笔俏皮可爱,活灵活现的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西方荒诞文学的巅峰世界,让我们不必去啃读艰涩难懂的西班牙文就能领略这部奇书。
我们还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等到大师?问自己这个问题时我也被自己吓到了,是啊,我们还能读到《天龙八部》里面那种一往无前的豪气,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侠义吗?我们是不是还能在大荧幕上看到《阿甘正传》这样的身残志坚,怀揣梦想的美国梦故事?我想借用埃隆·马斯克的一句话“我认为现在有非常多的聪明人都在致力于互联网、金融和法律,这是我们没能看到更多创新的部分原因。”
在这个娱乐低龄化,文学三俗化的年代,诚然我们要等到下一个大师的出现,还需要我们给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温床。给那些写出“我曾看过最美的海,定格在你给我的那本书里”的少年们一些自由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为了能给自己贴金的各种证书去兴趣班上疲于奔命。
世界需要大师,更需要一个纯粹的时代,一个不充斥着铜臭味,一个让人还愿意仰望星空的时代。
谨以此文纪念杨绛先生,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