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论语·季氏》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和正直的人做朋友,和有信义懂体谅的人做朋友,和见多识广的人做朋友,这样就有益了。和偏执做作的人做朋友,和当面迎合背后诋毁的人做朋友,和花言巧语善于狡辩的做朋友,这样就是有害的。”
今天说第三种损友,就是大家常说的奸佞小人,善于狡辩,花言巧语,讲的很多内容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要说伸张正义了,连讲真话的勇气都没有,甚至还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别人的利益。这种人不一定是我们常常说的作恶多端的坏人,有时候他还会伪装成一个好人的模样。比如一个当官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官位能够做得更长久一些,不想承担责任,就会把问题都推向他人,甚至还会在一些关键时刻损害别人。
有一位朋友我觉得他身上有不少优点,我也总是在别人面前夸奖他,他也觉得很自信,有时候我也会说出他身上明显的缺点,似乎也能够听明白。但是我总是会听到他在我背后贬低我,我想应该是在他心里总觉得我不如他。其实我并不在意他怎么说我,但是他的傲慢会让彼此的合作变得成不了事儿。比如去谈一件事情,当你想与他好好合作,并且共同把项目拿下来,互惠互利。但是他却觉得他一个人的功劳特别大,一个劲地在显摆自己的能力,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以后,八成事情就成不了了。所以这样的损友不能交,容易坏事儿。你在赞美他,他在贬低你,远离损友!也就是说你为了成就他而叫他李总,他要显摆一下叫你小张。
我有一个朋友很年轻,通过努力做了领导,他提拔了一个比他年长的人做下属,加了工资,给了空间。但是那位下属不领情,在众人面前直呼领导的名字就算了,还一个劲地觉得他就是个小毛孩,一口一个小张。就像三国里的许攸,认不清自己是谁了,还以为自己还是曹操的发小,并且在众人面前揭露小时候的问题来羞辱曹操,结果被许褚直接斩了。
社会上这样的人不少,多数是傲慢和嫉妒所引起的,当然还有很多的贪婪和愚痴。离这样的远一些,不排斥,但是不能一起共事,不能成为朋友,一旦成为朋友和合作的对象那就会损害很大。总之孔子的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是让人能够铭记于心的。多交益友,远离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