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跨年之夜,十点读书给了我一份最好的礼物,推送我的《你永远都有时间等一个对的人》上了头条。那是一篇讨论感情的文章,我坚信,生命中总有些美好,是辛苦等待换来的。这种等待,不是挑剔,不是眼高手低,是安于己心,淡然生活,不必因为寂寞而凑合着恋爱。因为,岁月有的是时间,让我们遇见更好的人。
刚好在那天晚上,一个朋友大概是看到了此文,特意找到我,留言说:“这篇文章太鸡汤了,不靠谱,那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等到那个人。”我当时看过后,愣了几秒钟,不知该如何清晰地做出解释,心里却涌现出了一堆的感想。
终其一生没有等到那个对的人,这样的情形我不否认,可在现实中,有多少人真的用尽一生,且愿意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去等待呢?且不说一生,哪怕只是三年五载、七年八载也好。更多的人,都是不愿承受感情空白期的孤寂,羡慕周围的恩爱眷侣,恨嫁恨娶的想法飘来荡去,生怕一切来不及,生怕错过了最好的年华,再没有机会遇见爱情。
2011年春,我接到了久未见面的女友阿兰的电话,告诉我她要结婚的消息。问及具体的日期,偏偏不巧,公司正好安排了出差,且各项事宜都安排好了。我有点为难,只好如实告知原委,但也答应她,如果公司这边能调剂一下,我定会如期参加。
我本以为,她听到这个消息会略感遗憾,却不曾想,她冒出了这样一句:“没事儿,这次来不了,就等下次吧!”我当时真是诧异了,结婚对任何一个女孩来说,都是一件重要的事,况且还是初婚。眼下,这婚礼还没举行呢,竟然脱口而出“下次”。言外之意,似乎迟早会分道扬镳。
我确信,阿兰不是在开玩笑,她的语气里,没有期待和喜悦,有的只是淡淡的不屑一顾。一时间,弄得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茬了,我只好假装认为她在调侃,试图圆一下这个尴尬:“瞧你说的,都该结婚了,说话还这么不靠谱,注意点儿形象哈!”
阿兰还是一副淡淡的语气:“我说真的呢!他比我大好几岁呢,别人给介绍的,刚认识三个月。等你到了我这份儿上,你就知道了,其实跟谁结婚都一样。”
跟谁结婚都一样?怎么可能呢!后来,我的确没有出席阿兰的婚礼,一来工作上的确走不开,二来我心里也不舒服,只好托人带去了礼金。倘若身边的人是满怀憧憬地开始新生活,我愿意送去祝福,见证真爱,可我实在想象不出阿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是强颜欢笑,还是心灰意冷?无论哪一种,我都不忍看到。
终究,阿兰还是没有告诉我,她为何要草率地结婚。是社会舆论?是家庭压力?是内心孤寂?我猜不出。无论怎样,都不值得随随便便交付自己的一生吧!何况,那年的我们,不过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啊!就算曾经受过感情的伤,但又怎知将来不会再遇见对的人?究竟是时间辜负了等待,还是自己先败给了生活,丢掉了信心与耐心,觉得等不起、等不来了?
亲爱的,时间尚早,你急什么呢?又怕什么呢?
品一壶好茶,得花一点时间和心思。烧开水,看着绿绿的茶叶在沸水中轻轻舒展开来,慢慢融入清水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淡淡幽香……似乎所有美好的事物,总是需要沉下心来慢慢等待。爱情,从来都是一件美好的事,却也是一件百转千回的事。
我在师大读书的时候,有一门课程叫做女性文学。那个学期,我读了铁凝的很多作品,当时只是欣赏她的才华。到后来,看到她结婚的消息,对她的感情经历有了深入的了解后,我对她的喜爱中又多了几分敬重与佩服。
1991年初夏时节,铁凝去看望女作家冰心。冰心见到铁凝后,问她:“你有男朋友了吗?”铁凝说:“还没找呢!”冰心告诉她:“你不要找,你要等。”当时的铁凝已经34岁,别说是在二十多年前,就是放在当今,也已是大龄了,可是,铁凝等了,这一等就是16年。
到了2007年,铁凝跟经济学家华生结为秦晋之好。这是50岁的铁凝第一次品尝婚姻的甜蜜。这个消息,顿时轰动了整个文坛。谈到对丈夫华生的评价,铁凝只说了一句话:“他是我一生可以相依为命的人。我喜欢相依为命这个词。爱情是无法言说的,所谓爱情就是当它到来的时候,其他的一切都将落花流水。”
50岁,才遇见那个对的人,与之结为伉俪。无疑,这也算是一个传奇了。我敬佩她的是,在过去几十年的感情空白期里,她始终不焦躁地生活着,她说:“一个人在等,一个人也没有找,这就是我跟华生这些年的状态。我说对爱情要有耐心,当然期望值不必过高,但不要让希望消失,我想是这样。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期待。”
铁凝的爱情之花,从开始到现在一直美艳如初。她说:“爱是一种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婚姻应该会更丰富滋养人的内心,而不是使它更苍白或更软弱。”在等待的过程中,她没有刻意去寻找,只是淡定地守候着,让自己的内心在岁月的洗礼中慢慢成熟,更深刻地理解爱的内涵与婚姻的真谛。
世间有多少人真的像铁凝一样,用30年的时间去等待爱情呢?又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样,在长达30年的感情空白期里忍住孤寂,不败给奢求温暖的贪念?放眼望去,恐怕不多吧?因为,这实在是一件太需要勇气的事。
我身边也有几个大龄的女性亲友,均已走到了35岁的边缘,却依旧孑然一身。说起她们的婚姻大事,长辈们可谓是操碎了心,怪她们眼光高,太挑剔。其实,通过这些年的接触交往,我知道她们并非是那种矫情挑剔的女子,只因为身边出现的人,都跟自己不太合拍。长辈们嘴里说的,往往都是“条件挺好的,还等什么”,却不知姑娘们在等的,是一个能聊得来的人。
她们不是什么所谓的“白骨精”,挑剔得难以伺候,她们只是不愿意将就。我曾问过其中的一位姐姐:“倘若等到最后,还是没等来,会不会觉得遗憾?”她的回答很理性,很睿智:“有哪一种选择是不留遗憾的呢?所有的事都是有得有失,婚姻和单身就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存在好与坏之分。享受儿孙绕膝的,也要付出艰辛与牵挂;不曾劳心费神的,就得在生病难挨的时候,一个人受着。这辈子,要是没等来就没等来吧,至少没委屈自己。”
此生无可求,唯爱不将就。
我喜欢这位姐姐的爱情态度,更欣赏她的生活方式。她不是盲目地等,也不是心存抱怨地等。不管什么时候见到她,都能从她身上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还有一种积极的气场。这几年,她一直在新加坡工作,是公司派遣过去的。她在一个人的时光里,从不曾辜负自己,也从不曾放弃努力。
单身或有伴,不只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选择。幸福或不幸,不在于有没有人陪,更在于你爱不爱自己。当我们足够爱自己的时候,才会彻底明了,有人陪伴很美好,一个人也可以很幸福。不将就地生活,就算偶尔孤独,也不会缺少精彩。
本文摘自新书《谁不是一边流泪,一边坚强》,下周起全面上市,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