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惊蛰记得吃梨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公历3月5-6日交节。
“蛰”,指“藏伏”,昆虫入冬藏伏土中;“惊”指“惊醒”,天上的春雷惊醒蛰虫。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在古时惊蛰当日,一些地方人们有用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惊蛰打小人驱赶霉运习俗。此外还有“蒙鼓皮”“吃梨”“祭白虎化解是非”等习俗。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反映了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生长的状态。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始雷”仅与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惊蛰吃梨
惊蛰吃梨,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俗话说:“冷惊蛰,暖春分”,仲春二月亦处于乍寒乍暖之际,气温多变,气候较为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吃梨能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饮食起居
惊蛰时期总的来说是明显变暖,所以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的侵袭。还有就是这一时期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说法。

春季养肝
中医认为,春季人体肝气旺,是肝脏机能活动的旺盛时节,所以惊蛰养生,就要重视对肝脏的保养,使肝脏机能正常,以适应惊蛰气候的变化,减少疾病发生。首先要重视精神调养,应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恬静、愉悦的心态,以保持肝的健康。惊蛰期间天气变化较大,要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喊山唤茶
惊蛰节气春雷滚滚,惊醒地下蛰伏一冬的昆虫,茶树的新芽也逐渐苏醒。“惊蛰过,茶脱壳”,南方有些茶区会选择在惊蛰当天举办“喊山”仪式来“唤醒”茶芽、祈求丰收。惊蛰已至,快来泡一杯适合自己的茶来消除困乏,唤醒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