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尝试素读课文《桃花源记》。读着读着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文中“人”称的变化也能读出文意。
第一段中主要写武陵人的行踪。第1处称其为“武陵人”,强调其籍贯。因其“以捕鱼为业”,第2处称其为“渔人”。这个“渔人”没有专心捕鱼,反倒“缘溪行”赏“桃花林”,还“欲穷其林”,有点像个好奇心重的探险家。“便得一山”后“舍其船”。
第二段“渔人”以好奇的眼光欣赏桃花源美景,此段省略了主语,没有称呼“渔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此时“渔人”就是桃花源的“外人”。一个“悉”字写出“外人”初进“桃花源”“似曾相识之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的快乐,也让这个“外人”快乐。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见这是个生活安定、环境优美、自由自在,快乐富足的地方。由此推想“桃花源”人的美好生活,也是“外人”想要的生活。
第三段:“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省略了主语,但能推测出是桃花源中有人见到了“外人”,与其谈话后,知其是“渔人”。“具答之”,“便要还家”。两句都省略了主语,从语言的角度看有简洁之美。内容上看,可理解为“桃花源人”对“渔人”这个“外人”很热情友善,他们关系融洽,不生分,不用明说都知道。
“村中闻有此人”,不写“村民闻渔人到访”,“村人”代表一个群体,“此人”是“个体”,具体有所指。“外人”进村,全村轰动,“咸来问讯。可见对村人来说,这是件大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此句有4个人称代词。“妻子”、“邑人”、“外人”,“自”。能率领“邑人”的人起码是族长或村长之类的领头人。“邑人”们先世是秦时人。秦时何地没交待,有保留。“问今是何世”,根据语境推测,应该是“渔人”问与之对话的“村人”,更有可能是“率妻子、邑人”的领头人。
“此人一一为具所闻”,“一一”可理解为“详细回答一个个问题”,亦可理解为“对一个个村人解答”。“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余人”是相对第一个“设酒杀鸡作食”的桃花源人,还是“此人”暂时没有机会“具言”的村人,都有可能。
“停数日,辞去。”“此人”在桃花源停留数日,是景美、人热情一时沉迷其中?还是桃花源人众多,热情挽留,没顾得上走?不得而知。“辞去。”显然“此人”去意已决。“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留在此处就是“此人”,离开就是“外人”。“不足”,不值得,不必。其实是“不能说的太足”,言多必失,“具言”必危。
第3段内容是写“渔人”在桃花源里的生活,重点写他与“桃花村人”的交往。“此中人”两问,“渔人”“两具言”;“此人”一问,“此中人”两“云”,两“要”。先称“渔人”再称“此人”,显然“此中人”不想视“渔人”为外人。此人”辞去,“此中人语云”,省略了对方的答语。不知“渔人”所云,不知“此人”所想。留下悬念,后文自解。
第4段出现3种人。由“得其船”知“此人”已出桃花源,是桃花源的“外人”。“此人”“处处志之”、还“诣太守,说如此”。他已不是单纯的“渔人”,而是个颇有心机,忘恩负义的告密者。用“其”指代他,指代一类人,再合适不过。 “太守遣人随其往”,意欲何为?想接管“桃花源”?还是想借发现“桃花源”邀功请赏?“寻向所至,遂迷,不复得路。”按故事逻辑推理:“其人”迷失心窍,丧失本心,不可能回到来路;如“其人”“不迷”,“外人”“得路”将会重蹈覆辙,复回“秦时乱”状态。“此中人”不想为“外人道也”,自然不会让此地被“外人”发现。
从内容上来说,“处处志之”“寻向所志”,还能“迷路”,也暗示“桃花源”可遇不可求,是“世外桃源”,可望不可即,“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第5段“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介绍刘子骥特意强调其是“高尚士也”,刘可代表一类人。不守密的“渔人”,功利的“太守”,被“差遣的下人”,找不到“桃花源”属正常。那“高尚的人”呢?“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人呢?“武陵”与“南阳”相距不远,“好游山泽”的刘子骥是作者远亲密友,二人常共游山林。他们都找不到“桃花源”,让人不禁怀疑现实社会中是否真有“桃花源”?“找不到“桃花源”就是在暗示这一切都是“渔人”的“林中一梦”,“此人”在“痴人说梦”;现实中的“高尚士人”面对生活产生了“理想幻梦”。现实沉重、不如意,只能从梦中找寻希望。
解读二: 本文是一篇“记”,也可从地点的变化,探寻故事的主旨。内容可概括为“桃花林”(美)———“桃花源”(乐)———“桃花村”(绝)———“桃花路”(迷)———“桃花渡”(无)。故事情节美妙奇幻,引人入胜,故事结局悬念陡生,出人意料。文章没有代“渔人”写游历感受,却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读者的感受与顿悟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后遂无问津者”。“津”本义渡口。从河这边到那边要经渡口,从梦想到现实要行动,要“问津”、要“有船”,要“寻向所志”、要“忘路之远近”,才可能“忽逢桃花林”。在找寻心中“世外桃源”的路上,吾辈是“不迷路”的“渔人”?还是“欣然规往”的刘子骥?亦或半途而废的“问津者”?
“复行数十步”是否别有洞天,让人顿时“豁然开朗”?问问“此中人”或许能找到答案。
备课补充资料:
补充资料2: “武陵地区是中国人类起源地之一。湖北省长阳县发现的人类上颌骨和牙齿化石距今约20万年。湖南省石门县发现的人类左腿股骨和下颌骨距今约3万年。武陵地区已经发现虎爪山遗址等数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数百处。
夏商周三代,武陵地区为濮人、巴人、楚人、苗人、越人、汉人等多民族聚居区,致使武陵文化具有“多元文化时空叠合”特点。秦汉三国两晋时期,武陵地区隶属黔中郡、武陵郡管辖。”
补充背景资料3:
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