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红白玫瑰的战争

从执念到刻骨,终是成了彼此模样。

                                 ——《七月与安生》

深夜写文,自己都觉得矫情异常。十几年前里有一类书名字叫——青春伤痛治愈系,有一个作家——安妮宝贝,伴随了我们走过青春期。

如今重新从大荧幕上看到,竟有些惊喜和感慨。也许每个人的青春里都在思考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应该过着怎样的人生?!所以,故事就有了。作者巧妙地塑造了两个鲜明的女孩儿,如果要形容得贴切,其实还是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和白玫瑰吧!一个惊艳了岁月,一个温柔了一生。

   影片的每一处都细腻且温柔,我没办法用很精准的文字去形容,可它确确实实地让我掉泪。我更惊艳于周冬雨的演技和马思纯剪完短发后的洒脱气质。

这部作品之所以是青春伤痛,那是因为作者从来不吝啬用最残忍的方式了结善良的主人公,死的死,伤的伤,不是生离就是死别。当年读到这样的结局无不痛骂作者冷血,如今这个年龄再看,只能说,其实人生无所谓圆满分裂,我们的生命,不就是这样蓦然出现,又在未来某一个时刻里戛然而止吗?岁月终究是最好的编剧。

七月和安生其实都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一个乖巧讨喜的七月,好好读书好好上学,安安分分地做一个伤春悲秋矫情的女孩子;一个桀骜不羁的安生,无时不刻想着逃学贪玩,一出门就抽烟喝酒恨不得马上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全部疯狂一遍然后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光荣地死去。一个安安分分,一个吵吵闹闹。

可是,外在的我们似乎都是七月的模样:乖乖学习,高中,大学,毕业,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二十七岁结婚,二十八岁要孩子,然后相夫教子,一眼能看到自己老去的生活,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而哪个人不在内心无数次憧憬安生的模样呢?不甘于这种生活,辗转了无数男人的身侧,没有人爱她,可是她在寻找爱。她一直都孤独而倔强。走遍全世界,做够任何想做的事情。我非常喜欢安生笑起来的样子。那样痞痞的笑,仿佛向全世界宣告她的不在乎无所谓。那样一种,令人心疼无比的笑。

我们身体里的这俩个人时常在斗争着,也就是人性的特点吧。电影只不过把存在于我们思想里的小波动放大了几百倍,让我们去反观自己。七月也好,安生也好,终究都是一个人。

结局:七月的死亡带来了一种高平衡的妥协,意味着所有人都向生活妥协,向生命妥协,向死亡妥协。

最后我摘抄了书里一段很好的话:“很多年后,当我不再四处奔波,当我不再执着于流浪,“三十岁之前是流浪,三十岁之后就是浪了”,是否也会养一只金毛,住在老旧的建筑屋里,从清晨到傍晚,就这样过完余生。 ”

电影也好,书也好。这是一部很好的文艺片,推荐给深夜的你,未曾忘记梦想的你!晚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安妮宝贝(庆山)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
    秋_Vivian阅读 46,013评论 14 203
  • 《七月与安生》的故事有三个结局,而我的故事也有三个版本。只不过我的故事中,七月和安生是对情侣。 【版本一:一世长安...
    不想被认出来的小透明阅读 6,120评论 3 11
  •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日午后,明亮的阳光照得...
    华洛i阅读 5,252评论 3 21
  • (一)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日...
    我叫她小胖子阅读 5,784评论 0 9
  • 人类离灭亡还有多远? 这或许是一个有点遥不可及或者不那么重要的问题。主要因为你觉得我们人类已经有几百万年的历史,整...
    一帘飞雪阅读 4,590评论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