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数山里的吊脚楼一样,我的老家也是以聚居为主。一道山沟沟里住着一个姓氏,一座山坡上养着一个家族。
大山里难找生计,不少青壮年都去城里、去远方打工谋生,家里常常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我小时候也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那时候一切都简单纯粹。早晨待到鸡鸣起床,吃一碗奶奶早起准备的蛋炒饭或豆皮,那些鸡蛋是自家的母鸡下的,米是自家种的稻谷,豆皮是年前一家人在一起制作的。比不了如今在外吃的各色小吃各地味道,但却一直无可替代。
吃完早饭邀上对门或隔壁叔伯家的兄弟姐妹一起晃荡着去学校。说是学校,不过是大搞集体时期村子里留下的两间土坯房,黑板是一块阵旧的木板,旧衣物做成了黑板擦,一共三个年级一个老师十八个学生,每个人都是亲戚。学前班和一年级共用一间教室,另一间留给二年级学生,两间教室轮流教学,轮流自习。共用的教室里,老师前半节课教一年级认字,后半节教学前班“a、o、e”。课后游戏是集体活动,全校一起玩丢手绢和老鹰抓小鸡,稚嫩的童音常常响在不大的院子上空。放学路上是最为好玩最值得期待的,春天摘花踏青追雏燕;夏季嬉水抓鱼捕螃蟹;秋天爬树摘果逗秋蝉;冬天玩雪破冰挖冬笋。
那时候放学放得早,风风火火一路后回到家,吃完家里留的饭菜,又叫上各兄弟姐妹牵上自家的牛一路浩浩荡荡的去村东的小水沟旁放牛。小水沟附近是没人要的荒地,草料却十分丰富鲜美,将牛往那儿一丢,不用人看守,牛便能乖乖的吃上一下午,也不用担心会吃了别家的农作物。至于这一群牛的主人,早就爬上了沟边的大石,躲在石后的树丛,安心地玩起了你追我赶的游戏。玩累了便趴在一堆,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待到日落山头,不远处的屋顶飘起缕缕炊烟时,领头的大孩子便指挥着大家找好自家的牛回家,为了继续没说完的话题,孩子们经常将牛放在队伍的前边,自己则结着伴走在后边。一条前半段是牛,后半段是娃娃的长队伍每天准时伴着此起彼伏的蛙声回家,甚是壮观。现在想起来,那时候也没个手表,更别说手机,我们却总能在恰好的那个点回到家,打开各家的电视机,追着同一部动画片或武侠剧。在发黄的灯光下,在弥漫着泥土和青草味道的饭香了里等待着黑夜来临,等待着一天的结束。
家里早已不再喂牛,水沟边荒地的草一年又一年疯长,上学的路已无人再走……熟悉的天空下劳作的人还在劳作,只是年轻的一辈都去了儿时期待过的远方,在不同的天空下打拼着……不再有人相约在大石上看夕阳听蛙叫,路过时多看两眼是现在能缅怀的美好。成长就是这么不经意,你们可都过得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