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呢是一种习惯化的动物,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讲我们想要进步,想要有所突破就要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或者可以更具体地说我们的所谓心理舒适区就是我们的习惯化的思维,因此惰性的产生就是我们依赖于这种思维的结果。因此摆脱惰性 有所突破让我们从思维说起:
正如已经提到的,科学家一度认为我们的大脑是天生设定好的。他们认为,我们生来拥有固定数量的神经元,以特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而现在神经学家了解得更多了。的确,我们生来拥有固定数量的神经元,并随着生命的进程而不断减少。一个老人的神经元远远比不上一个婴儿。但我们也不断生成新的神经连接,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而非它们本身的数量,创造了思维及其功能。我遇到的脑力挑战越是复杂多变,需要的神经连接的排列就越复杂。
但是孩子是不一样的,在初步的大脑的构建过程中,新的神经连接的的生成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但成长的孩子受到需求和好奇心的共同激励,总是有着强劲的动力。而作为成年人,我们就显得动力不足。(18岁被认为大概是人类智力的顶峰,之后就要一直走下坡路!)。毕竟,在处理生活中各种问题时,我们可以依靠长期积累的全部习惯来进行应对。只要我们最开始的方式合理,足够应对生活中的基本挑战,何必要费力去改变呢?尽管我们可以形成新的神经元连接,从而改变并增强我们的大脑,但当生活中的挑战和经历变得更加稳定、可预测和可掌控,几乎没有人会主动运用这一能力。在面对新的经历时,如果重构大脑并挑战全部旧有的习惯和预先的假设,需要消耗的能量比第一次要多的多。重构意味着在生成新连接的同时,还要努力解构(摧毁)所有的以前的东西。我们本能地抗拒。只要没有出现巨大的破坏性挑战,我们就拒绝消耗本可以节省的能量。但如果事情变得极度糟糕,我们原有的心智和情感模式以及内心深植的预先假设不再能去应对一些新的挑战或经历时,我们就不得不重构大脑,或者屈服于失败。
今天的世界并不稳定、可测和可控。很多人都感到,不论在私下里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的生活都在不断失控。大学的教课书有可能在我们毕业之前就已经过时了。我们两三年前运用的科技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和适应之前就彻底革新了。人际关系、工作保障,亟待解决的问题无论种类和数量都是如此变化无常。迅猛的变革和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大多数人不能在依靠自己以往的所知度过余生。所以改变也就由此而生,好的思维模式成了关键:
1.理性、逻辑、守则的思维。能够创造概念、范畴的心智模式。
2.联想思维,它的来源和不完全理性的经历有关,比如我们的情绪、感觉、身体记忆力,还有我们经验中的一些元素,以及我们检测或者是认知的一些模式。联想思维并不受限于规则,而是遵循习惯。
3.创造性和反思思维。它们打破旧有的规则、创立新规,识别并质疑一些假设和公认的心智模式,从而实现了超越。
我们的思维的简化模型,是一种直接的、逻辑的、理性的、慎重的以及冷静的模型,这并没有错。然而这只是一种狭隘的思维模型仅仅是人生故事的一部分而已我们很擅长这种思维,从自西方的教育乃至当今的世界各地的教育都在强调这种思维的培养。
然而在如今的环境中我们更要强调的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思维:
我们能够进行的第二种思维是联想思维,联想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事物间建立认识关联:比如饥饿和可以缓解饥饿的食物,比如对慰藉的需求和他人给予的爱,比如红色和兴奋或危险的感觉。这是一种用心和身体“思考”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说的试错学习。它根植于经验并能与之对话,且能够从新的、未曾尝试过得条件中“感受”到办法。它总是在不断重构着我们的大脑。
我们还要能够进行第三种思维,就是自省的、创造性的、有洞察力的思维。运用这种思维,我们挑战或者质疑我们的假设,或者改变我们的心智模式和我们的行为习惯。正是这种思维重构大脑,创造新想法,创造新的模式,学到新的东西。这种思维方式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意义感和价值观,并受到他们的激励。它是我们的心灵思维,或者说视野思维。人类的创造力来源于此。
我们在这里谈思维并非顾弄玄虚,而是这可能是我们在遇到问题思考的一个途径,大多数可能我们会有各种的迷惑,有自己想却会逃避不敢行动的时候,可能在于自我思维的局限性。同时,思维并不是说我们完全冷静、理智和超脱的情况下将事情做到最好、最有效率。思维也绝不是做事情简单直截了当。我们不仅用“头脑”思考——还要运用我们的情感、身体和心灵(我们的眼界、憧憬和渴望、我们的意义感和价值观)。
就像帕斯卡说的:“人是一个会思考的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