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豆蔻年华,不一样的 “越阳”

16岁,我们在做什么?  这是正当好的年龄,享受着青春的阳光气息,不必担忧未来,因为有大把的时光值得我们去挥霍,让我们体验疯狂不羁的年少。  然而十六岁,对于一些人来说也是生命的终点站。还没有来得及去深爱,还没有来得及去感悟这个世界,便要与之融为一体。  16岁的越阳便是如此。  一般来说,老师家的孩子不是特别调皮难管,就是特别的乖巧懂事。越阳正是处于两个极端的后者。从小就懂得心疼父母,父母工作劳累,每天早上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自己乖乖上学。学习名列前茅,多才多艺。会下象棋,喜欢音乐,萨克斯十级、葫芦丝曾获过省级三等奖,但他考虑到家庭条件,告诉父母自己更爱的是吉他,劝说父母音乐互通,学会了吉他其他乐器可以自己挣钱后再学。如果生命之轮依旧运转着,或许多年之后,乐坛里又会多出个天赋神童。  然而上天将一切的幸运与眷顾都停止在了2013年,15岁的越阳被诊断出患了白血病。这个病在生活中并不陌生,但却与死亡之神丝丝相关。当故事讲到这里时,我真切的体会到“天妒英才”四字。然而患病的越阳面对父母的关心依旧乐观,在越阳的家庭里,父母在他心中总是更需要呵护的那一方。而对于长辈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最痛心的事情。眼睁睁的看着生命自自己的血肉之间分离,归于尘土,转瞬消失。  于是越阳对父母许下了一个任性的愿望:他想让他们找到大冰,为自己这些年写过的词作谱上曲子。 当父母几经周折找到大冰后,大冰发现U盘里的隐藏的文件。  爸爸妈妈,你们好一点了吗?  真希望你们能早点好起来,一定不要陪我去了。  因为妈妈说过的,如果我死了,她也不活了……  原谅我的任性。  原谅我留下的那些心愿。  我只是想,如果用“让你们帮忙完成我的遗愿”为理由的话,或许可以拖住你们一段时间吧。  就算是我自私吧,让我一个人走吧,让爸爸妈妈留下。  把歌词变成音乐,应该能够拖住你们一段时间吧,一定要帮我实现啊。  我走了,就让我的歌陪着你们吧。 故事读到这里不禁泪流,这个16岁孩子最后的任性还是为了父母,为了给父母留下一个牵绊,为了给父母留下一个念想。  记起今年看过的一部影片《扑通扑通我的人生》,讲述了一个17岁的早衰症孩子的故事。早衰症孩子阿凛从小便因为疾病而变得成熟。8岁的身躯,80岁的长相,阿凛在短短17年间努力体会更多的世间感情。他把父母17岁的相识相恋写成了一本书,当做是自己最后的礼物。他同样想让父母忘记有自己这样一个任性的孩子,让父母不再担心。

                 


               一个任性的孩子真正的故事,如果给我们自己,会不会那样做,是在走之前和父母索取什么还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父母不忧伤!交给我们,真正的友谊与亲情并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