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学习pet父母效能训练的第二章——父母是人,不是神。
其中的行为窗口,我的理解是,不同的家长,对不同的孩子有不一样的接纳程度,其中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方面,包括父母的心情,父母和孩子所处的不同的情况。
比如今天爸爸下夜班,比较累,晚上我和哥哥一起讨论作业问题,爸爸想陪妹妹一起玩,但是妹妹喜欢凑热闹,想和妈妈和哥哥一起,所以妹妹对爸爸有些不耐烦,这时候爸爸也比较烦躁了,对妹妹的行为可接纳行为窗口就比较小了。(平时爸爸对妹妹的行为接纳程度可大了。)
所以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可接纳行为必然会前后不一致。
关于虚假的接纳,可以认为有时候我们认为是善意的谎言,但是孩子天生是敏感的,他们的感知能力很强,可以通过我们的无意中流露出来的一些小动作,比如我会需要停顿,轻轻皱眉,孩子会通过这些小动作知道我们说的并不是真心话。
书上说:”我对你也只能接纳孩子这个人,而不接纳他的行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一开始我不理解,后来我不断琢磨,我认为他想说的是,我们要做“真实的父母”,也就是本章的重点——父母是人,不是神,父母无需假装无条件的接受孩子的各种行为,当父母无法接纳孩子的行为时,我们必须向自己也向孩子承认:"我不接纳你的这种行为",我们要向孩子表达明确的、诚实的、内外一致的信息。这样孩子也会学着接受,甚至是建设性的接受父母的不认可。
我认为这也是很多父母想对孩子做的“挫折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他们的行为是不被别人所接纳的,那么他们怎么才能学会有建设性的处理别人的不接纳呢?爸爸妈妈是他们首先练习的对象。
经过不断的练习,尤其是刻意练习,时间长了,孩子们也会将自己的父母看是做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真诚,富有人性的,活生生的人!
最后不管是接纳还是不接纳,就落入了问题归属的原则,行为不管是可接纳或者是不可接纳,到底是孩子拥有问题还是父母用有问题?是谁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比如今天晚上妹妹闹脾气,不想和爸爸一起玩,是妹妹拥有一部分问题,妹妹不想和爸爸一起玩,她觉得和爸爸一起玩没意思,她觉得和哥哥和妈妈一起玩才有意思。是妹妹想凑热闹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爸爸呢?爸爸也拥有一部分问题,爸爸的问题是他想和妹妹一起玩的,但是他的吸引力又不够。爸爸想替妈妈分担分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爸爸和妹妹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都需要改进方法,当然作为大人,我们更应该首先改进自己的处理方法。
关于这一点,可能理解的还不够透彻,我还得再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