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快看你有没有!

 

        有些人认为心血管疾病只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但现在许多中年人和青少年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血液是一个载体,对人体起到不同的作用,包括排毒,调节体温等,血液的畅通是心脑健康的基础。心脏则是负责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角落的器官,心脏不断收缩和松弛的同时,需要很多氧气和营养,如果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心脏功能就会下降。发生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有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血脂异常、高血压……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要重视心血管的养护。

        影响心血管功能的因素包括体重、胆固醇、血压、血糖、饮食、吸烟、饮酒、运动、心理因素。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解。

        肥胖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普通人的2到3倍。肥胖者大多出现身体代谢异常,血脂、血糖都不能充分被利用,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壁变窄、阻塞,因此控制合理的体重才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前提。血脂异常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性、全身性的,早期不会有任何症状,所以容易被忽视。但时间一长,血管壁上沉积的胆固醇会造成“血稠”,像血管腔内凸出,造成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血液不流通,容易引发心脑缺血,甚至坏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降血脂、减肥,避免胆固醇在体内过多堆积。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心脏收缩时产生高压,心脏舒张时产生低压。心脏收缩时流入血管的血液,使血管扩张,对血管壁产生较高的压力,叫做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不仅会让心脏变得僵硬,还会让心脏肥大,这样一来,心脏的舒张功能就不如从前,心脏不能松弛,会发生心力衰竭。

        血糖高会损害小血管,引起眼底出血或脑出血还会引发肾疾病,甚至肾衰竭。血糖值过高还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对血管的损伤。

        长期高盐、高糖、高脂肪的不良饮食习惯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平时应多吃降血脂、血糖的食物,比如糙米、洋葱、魔芋、玉米、西兰花、山药等。饮食方式也要多加注意,每餐只吃七八分饱,按时按量就餐,吃东西要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吃饭应先吃热量低的蔬菜类、海藻类食物,或者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增加饱腹感,最后吃主食,可避免摄入太多主食造成血脂、血糖的升高。


        烟草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因为人们吸入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其他毒性物质,不仅会毒害心血管系统,还会危害呼吸系统,甚至导致肺癌、结肠癌和其他癌症。远离烟草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并且戒烟什么时候都不晚。长期大量饮酒也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心血管负担,使心肌缺血,容易诱发心肌梗死。

        人处于长期紧张、压力过大的情况下,造成动脉内膜上粥样硬化的斑块发生破裂,引起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临床上就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人在抑郁的时候,很容易导致机体内的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同时被激活,产生大量皮质激素,导致血管系统承受巨大压力,引发血管疾病。乐观平和的心态能使人身心更健康,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较低。

        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后,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存在这些现象,有的话要加以改正,共同守护心血管健康!

        温馨提示:更多益生菌知识关注公众号:杭州京德来大健康中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温度决定生老病死(全文阅读) 我所理解的温度(1) 谈到温度,大家并不陌生。虽然温度无处不在,而且时时刻刻影响着我...
    崔金娥阅读 10,404评论 4 7
  • 1.血液粘稠度(N) 血液流变学的基本指标,是指血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力。 高粘状态:即血液的粘度高,血液流动就受到影...
    小秋秋健康大使阅读 4,075评论 0 0
  • 一:心血管疾病是生命的第一杀手 人的生命很美,人生会创造了多少精彩?面对美好的生命,生命的时间的确极为是有限 ,人...
    量子哥阅读 3,860评论 12 14
  • 除了冷锋,就是暖锋, 我希望我们的关系, 可以变成准静止锋。 你是京广线,我是陇海线, 虽然此生我们只在郑州见过一...
    辰杳阅读 5,697评论 2 7
  • 近段,因为工作换新和房子装修,加之又要照顾二娃,我回娘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昨日,因公婆忙着一年一度的酿酒事情,我们...
    濂溪小河阅读 4,6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