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一本什么书呢?在我看来,即使没有真正学习过这本书的人大部分都听说过这本书。这本书的影响力有多大呢?我认为,这可以从孔子在今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窥见一斑。
目前,对这本书较权威的介绍是这样的: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最基本最可靠的典籍,也是了解和研究儒家理论的重要文献。
这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里面记录的基本上都是孔子所说的类似格言的言论。其内容庞博,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各方面。其中,对我触动最深、影响最大的是修身方面。我认为这是最接近人的自我,与我们联系最亲密,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挥作用的一部分,所以学而行之后效果最明显。但如何去学习孔子在修身方面的思想呢?
翻开《论语》,第一篇是学而篇,虽然篇题取自首章第一二句的两字或三字,与文章内容本身没有意义,但先入为主的视角会让自己一下就进入到“学习”世界中,为此时正阅读的自己塑造了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时,脑海中就突然想到了两个成语“学无止境”、“学到老,活到老”.。人生处处是学问,人生时时在学习。学习贯穿人的一生,我们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上下求索。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学习却是一门学问。大学期间,有位好友送我一本书,名叫《如何阅读一本书》。犹记得当时在收到书后对书的质疑,认为这又是一本类似“成功学”“营销学”的书,价值不大。当时有多质疑现在就会觉得那时的自己有多肤浅!后来事实证明,那本书是一本经过检验的好书,影响了无数人的学习之路。学习这件事是一种能力(阅读能力是其中一种),很多人都非生而知之者,并不先天具有这种能力,而后天又忽略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最终在学习的道路上往往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且看孔子如何论述学习。
首先,孔子告诫我们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对于学习我们要怀着一种坦诚的态度,既不欺骗他人,也不欺骗自己。受思想、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后者往往为我们所忽视,但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诚实更重要。若一个人无法做到对自己坦诚,于学习上得过且过,自欺欺人,那么他最终的学习将只是一知半解,无法学习到真正的知识。在良好的态度的基础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今社会学科划分日益精细,选择一门感兴趣的学科专心钻研,以有限的生命精力和最大的热情投入其中,个人在学海遨游,自当其乐无穷。学海无涯,人得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中,若没有兴趣使然,那么个人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人生的学习道路也会过得非常痛苦。有了良好的态度、学习的兴趣,是否就一定拥有学习的能力?否也。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有的人学习很认真,对某方面内容也有兴趣,却依然不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这是由于学习方法缺乏的缘故。孔子深知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论语》中对此多处提及:“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等。在学习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孔子关于修身方面的论述很多,在我们先了解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后,再运用这些知识去学习修身的内容,无论是在知识的消化上,还是对修身的理解上都更有助益。对于修身,孔子在《论语》中主要论述了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第一、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仁”的论述,“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礼的流露,而即本同情心以退己及人者也。”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君子,则就必须具有“仁”这一品质。第二、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在《论语集注》中,朱熹对这句话的批注是“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因此,对于君子来说,其为人处世理应心怀大义,而不能为人情之欲所累,存利去义。第三、礼。“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孔子在这里明确说明了礼之于君子所起到的约束作用。第四、智。在《论语》中谈及“智”的句子甚多,孔子不仅仅局限在论述君子达“智”这一目标,还论述了很多具体做法,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第五、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信”也是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在个人方面,要以这五点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向君子靠拢,培养健全人格。
这些美好的道德品质再多论述就有点老生常谈了。相比夸夸而谈的理论,我更看重的是在生活中对这些品质的践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这点上,孔子无疑使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我国古代伟大圣贤,他用一生践行者自己的学说。在政治上,面对列国争雄、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他多次游说他国,希望行“仁爱”、恢复周礼,以期道之行于天下。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等。但这些思想受历史时代的局限,并不为各国所采纳。政治抱负施展不了,孔子逐渐转变自己的身份——成为一名师者,开始传道受业解惑的后半生。古往今来,师者,何其多也?为何孔子被后世尊称为“师尊”?除了对学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不耻下问”“勤于思考”等教学理念与方法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自己的学说,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学生。“耻其言之过其行”“言之必可行”。然而,孔子并不只是局限在自己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他还以此为标准来评价学生。如在宰予昼寝问题上,孔子从先前听其言,信其行转变为听其言,观其行。又如孔子讲学时,颜回从不提出反对意见或者疑问,如愚人,但孔子私下考察他发现,颜回对他所讲的内容都有所发挥,回也不愚。
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词语常常被我们运用到个人座右铭中;运用到课程作业论文中;运用到给别人生活提供指导中.每每这时,我们好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用比别人多的经历和过来人的身份说着这些耳熟能详的道理.更糟糕的是,我们自以为理解(更有甚者以为自己做到了)了这些道理,然后凭借一点自以为是的优越感,这也许是更多的自信、更高的学历、有钱的姿态……来将这些道理“苦口婆心”的灌输给其他人。殊不知灌输者其实大部分都是需要“被灌输的”,自己更需要被拯救。在我写下这些的时候,我惊奇的发现:很多时候我就是那位老人。我不止一次在没有深刻理解的情况下夸夸其谈知行合一的作用,但在生活中,我却又不经意间选择做一个又聋又瞎的老人,看不到或者不愿去看自己知行不一的蹩脚的姿态,听不到好心的受教者对自己“病态”言行的提醒与批评,于是我时常对自己自欺欺人,企图得过且过,蒙混过关。
大学有位老师,姓谭,研究佛学,相信万物皆有因缘,要学会惜福。有一次我回家拜访,和老师一起去吃饭,她给我点了一份煲汤类的饭菜,里面含有些许肥肉,我不爱吃,就没有吃完。老师看到后,给我说了一段话至今记忆犹新:你要把它吃完的,这里面的饭菜都是耗费人力物力种出来的,到了我们这就不要浪费,我们要懂得惜福(给我讲的具体的佛学理论不记得了)。我当时似懂非懂,但觉得有道理就将眼前的食物大口大口的吃完了,并对老师许诺说自己以后会把饭菜吃完,懂得惜福,但后来也就慢慢的忘记了这件事。直到研究生开学回学校,司强老师推荐我们看电影《一轮明月》,里面有一个场景和谭老师所讲一样很让我感动:弘一法师在拜师于印光法师时,有一个镜头描写他们在一起吃饭。印光法师吃饭不仅将碗里饭菜都吃干净,而且还就水过了一遍碗里的菜油喝了。弘一法师看到后照着做,印光法师抬头对他一笑,慈悲的说:“要惜福啊”。这个镜头真是感人至深,直戳人心底!那天看完电影后,我给谭老师发了这样一则消息:老师,您之前说让我惜福我不完全理解,也没有做到。今天经这里老师推荐我看了《一轮明月》这个电影,感受颇深。不敢说大话,我争取以后都把饭吃完,学会惜福。
我不知道如何学习,何谓知行合一,我也不知道如何将修身内容践行到生活的点滴中,但我知道生活无小事,全靠有心人。你不会学习,没有更好的学历,没关系;你不懂修身知识、知行合一的道理,没关系,人们不会嘲笑“无知”的你,但你要学会做一个坦诚的人,做一个对他人言行一致的人。这也许很难,我们常常趋利避害知而不行。但这有时也很容易,守信于对别人的承诺、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敢于以真实的分数面对父母、知道自己的错误立马改正……这些事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只要我们将这些小事用心做好,对自己和他人坦诚,积极行动,我们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我们就值得被尊重,我们都是自己人生小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