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高考前

高中英语选修课本

最近都在忙高考前的事情。

在教育这行做久了,一般就是如下的几个结果:变得更加能够很好的审视自己的行为,“思”,或者追名逐利到另一个阶段。索性,和年轻的孩子在一起,我的内心一直都保持着一种良好的激情。学习,不仅是他们的事情,更应该是我们和他们一起的事情。

昨天坐车时,在路上看最新一期的极限挑战。我这个人很有意思,然爸喜欢看跑男,然而我一集没看过;我喜欢看极限,于是他也被我带跑偏了,一起加入到看了并且还讨论起来。

这期给我的印象,又是感动又是震撼。尤其是男人帮的6个人提了6个代表性的问题后,居然最后只有一个女生,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她回头望众人,众人皆是一脸震惊。那一幕,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我们把一个赤身的孩子,带到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应该怎样,才能给到他“最好的”教育?心理和生理的一起?

这几年,对“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的关注度非常高,强调孩子的性格,后天的行为和原生家庭的关系不无关系,甚至几个知名的犯罪事件中,对犯罪人的各种花式分析最终也是追溯到了原生家庭。很多80,90后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费尽心思似乎还收效甚微不太好。苦恼的家长有时候会私下找我沟通,很想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然比他们的孩子小的太多。也许正是因为在这个行业太久,见过太多从然这个阶段的孩子成长为他们的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中间横跨了“性格塑造期”,“性格成型期”,“青春期”,然后到了我看到的样子。

很多孩子的家庭条件都不错,甚是是非常的好。我指的是物质。家长拼尽全力的去创造,让他们在物质上不输给同龄的孩子,在心理上,有一种“超前的优越感”。然而,我印象中,只有一位妈妈,是高中三年,坚持每天晚上给孩子送饭的。她是三甲医院非手术科室的医生,工作非常的忙,还要承担带教任务。孩子的爸爸也不在武汉。有一次上晚自习前正好遇到,她很礼貌的和我打招呼,并询问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后,让孩子进教室做晚自习的准备,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都记得的话:你尽力的去学习,不会也不要有压力。课后在和老师,同学讨论,或者回来妈妈帮你看看也可以。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错,我对她的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的情绪一直非常的稳定。

女生学数学,在大脑的构造和分工上,可能稍逊于男生。虽然也有些女生特别的出色。这个孩子也是,所有的科目成绩都很平均,语文和英语特别的优秀,数学略低一些,字写的非常的好。无论什么样的考试,考完了从不对答案,性格开朗大方,不受前一场考试的影响,很快的投入到下一场考试里面去。家里也给她配了一部手机,不是主流品牌机型。妈妈有时也会来接她,大部分时候是自己和同学一起回家。总之,情绪非常好的一个孩子。那个时候我已经意识到,在物质已经比较丰富的时代,精神的富养非常重要。

无论孩子在哪一个阶段,物质基础自然是需要的,但是不能把他丢进学校,早教班,培训班就觉得完事。在需要学习的年纪,和他们一起学习成长,应该是我们必须的事情。不然,就会出现,“青春期的代沟”“孩子问的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觉得他的问题好多”之类的情况。

虽然今年不送考,高考的天气貌似还不错,又是一年高考时。无论每一批的考生走过怎样的心路历程,希望他们都能富养自己的精神,起跑点尽管不同,人生才刚刚开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几天,我和老公约好在孩子面前尽量不提高考的事情,以免给他更大压力。孩子拿到准考证的那天晚上,我们正像往常一样,...
    心理咨询师丹华阅读 232评论 0 0
  • 又到高考时,也是时候把这故事说给大家听了。 笔者青年时候住过的地方有一个大大的湖,故事发生在2016年的6月7号的...
    简称翔阅读 418评论 0 2
  • 从昨天开始就开始被高考刷屏,比如王俊凯的日程。 回忆一下我的高考吧,恩,我高考考了两次,第一次没考好,于是复读了一...
    见月酱阅读 650评论 11 8
  • 总是对未来惶恐不安,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害怕未来不可知的种种危险与不测。总是假装匆忙、故作坚强,以为外表看起来底气...
    楼心月日记阅读 1,720评论 0 1
  • 静下心认认真真阅读法律专业书,前期摘录和理解为主,后期争取多记录自己的观点或想法。 输入是输出的基石 持续积累 夯...
    MAGIC巫鱼阅读 403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