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个人都从热情好客的年轻人,活成了冷漠薄情的中老年人。
年少之时,我们没有什么阅历,也不懂得人心险恶,就觉得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是好人。等我们到了一定的年纪,才突然明白,人性,非善亦非恶,每个人都不可信。
人,之所以活得薄情,就是因为看透了世道人心。没有接触过黑暗,就不会懂得光明;没有被人伤害过,就不会明白人性的真相。
成长,永远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要从热情的绵羊,成长为凶狠的独狼,需要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也许,感情逐渐变得淡薄,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待人薄情,到底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从现实的角度来说,那是好事。除了父母家人,没有人希望我们过得好,那我们又何必对他人有太多的期待呢?
人老了,再怎么热情好客,也该将这些“不干净”的人,拒之门外,再亲也别心软。
一、将“专门搞事”的亲戚,拒之门外。
人性当中,有这么一个弱点,那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一家人安安稳稳,谨守本分,没想到有些亲戚存心不良,总想搞事。就算家庭再怎么和谐,也将变得“混乱”起来。
为什么如今的不幸之家越来越多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不安分”的人心,直接撕裂了和谐的家庭。一切祸事,皆由不安分的人心所产生。
对于这些“不安分”的亲戚,我们都选择纵容,觉得他们跟我们有血脉关系,就该“能忍就忍”。恰恰是这种盲目忍让的行为,让无数亲戚都得寸进尺,觉得我们好欺负。
生活,还是不要过分复杂比较好。人心,还是守分点比较好。这搞事的人多了,生活的矛盾也就层出不穷了。
所以说,远离专门搞事的亲戚,这不是狠心,而是“自保”。
二、将“争夺家产”的亲人,拒之门外。
在钱财利益面前,所有的感情和关系,都显得不堪一击。
父母离开了,留下了一大笔遗产,相信我们的兄弟姐妹,以及某些亲戚,就会出来“争家产”,非但不顾及情分,还会翻脸不认人,做人特别无情。
我们都觉得,钱财什么的,都是身外之物。而感情,那是一辈子的事儿,值得珍惜。没想到,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我们不争,不代表别人也不争。或许,只要我们退让了,别人还会咄咄逼人,更进一步,根本不懂得收敛。如此下去,倒霉的,只是心存善意的我们。
不论是兄弟姐妹,还是亲人亲戚,只要他们出现了“争夺家产”的想法,那我们就该跟他们划清界限了。不划清界限,就会被人反咬一口。
从古至今,为了钱财、利益以及家产,而相互争斗的家庭案例,那是数不胜数的。
三、将“过度贪心”的人,拒之门外。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猎人外出打猎,没想到遇到了一匹即将饿死的狼。也不知道猎人抽了哪根筋,他竟然救了这匹狼,还给它鲜美的菜肉,把狼喂得胖胖的。
过了一段时间,这匹狼恢复过来了,就要求猎人给它更多的食物。猎人照做了。没想到,在某天晚上,这匹狼恩将仇报,直接吃掉了猎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贪狼”一般的人,会随着赚钱的艰难,而越来越多。为什么呢?在贫穷面前,人不仅会丢掉理性,还会变得贪心起来。
不论我们有没有钱,都不要随随便便“帮”别人。特别是不懂得感恩,且做人贪心的人。宁愿绝情点,也不能表现得深情。
人,越是善良,越容易被恶人吃掉。与恶狼相比,这恶人,貌似显得更可怕。人,善良的时候,很善良。而作恶的时候,那扭曲的一面,超乎人之想象。
四、将“身带小人”的人,拒之门外。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是君子,就会跟好人为伴。是小人,就会跟奸人混在一起。因为江湖的“圈子”,都是分层的。跟什么人在一起,我们就会成为什么人。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跟君子为伴,远离小人。这小人,除了给我们带来是非和祸患,貌似就没有什么积极的作用。与其留他们在身边,不如远离他们。
普通的小人,还比较好甩开。“身带小人”的人,就不好甩开了。前者,不会惹来更多的小人。而后者,会让我们被小人缠身,运势走下坡路。
如何判定这个人是不是小人呢?满嘴甜言蜜语、一脸笑意,总是笑嘻嘻的、刻意靠近我们、无缘无故对我们特别好。有这些特点的人,便是小人。
为了个人的前途着想,为了家庭的安稳考虑,将小人拒之门外,这是一种远见。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