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睡到太阳晒屁股才起来,悠闲地蒸了几只包子,边看群里热热闹闹的聊天记录边慢吞吞吃完,又喝了包酸奶,本来已经架势摆好打算写点东西,老爸的老爷车开到楼下,从车窗塞给我一把香椿,没一会通通通蹬上楼,门口扔下两大袋,一看,都是我最爱吃的笋,满满两大袋。
这个笋不是毛笋,不是雷笋,也不是冬笋,细细长长的剥开来有点像小竹子,问老妈,说是叫脚爪笋,说的是土话,我觉得不满意,又问老爸,回答乡下叫满竹,小满的满,这个名字听着还比较有意思,就欣然接受了。
我和老妈拎着笋,左手拿着剪刀,右手抄把小凳子就往楼下走,今天很热,但是早上的太阳还比较含蓄,不至于火辣辣,我们寻着一颗树下,借着阴凉坐下开始动手剥笋。我觉着剥笋和剥洋葱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层层的,就是笋不辣眼睛而已。
我是公认的笨手笨脚,好不容易剥好一个,一看我妈已经剥好了三个,剥了一会我干脆看她剥,只见她拿剪刀沿笋身竖的划拉一道,然后揪住笋头,左手拿笋绕着右手一转,整棵笋就露出白白绿绿的身体,笋衣就褪去一大半,再拾掇拾掇干净就放到干净的袋子里。我眨巴几下眼睛她又是剥好了十好几颗。
光看不动手也不行,我学我妈那剥笋的样子也学不好,老是剥了一半就剥不下去,还是老老实实一层层剥。剥到一只大笋,我正剥得专心致志,突然钻出来一条毛毛虫一样的虫,有半根拇指那么长,吓得我本能反应地把笋一丢,我妈一看笑了半天,说这个是竹虫子哩,还可以吃呢,高蛋白。我剥得小心翼翼,一旦看到竹虫子依旧往我妈那一丢,速度倒是快了不少。
过了一个多钟头,终于把一大脸盆的笋剥好,在水龙头下哗啦啦一冲,看着一盆脆生生的笋就觉得心情大好,最好的是我的胃又可以得到满足了。不知道别家是怎么吃法,可能是咸菜笋汤或者肉扣笋,我最爱的是咸笋。但是不是腌咸笋,拿一缸一层层撒盐这种,而是洗净鲜笋后即煮。架锅,少量水,放上几大勺盐,把笋放进去慢烤。这个活当然交给老爸了。
中午的太阳已经开始炙热,早上刚从山里回来的老爸还穿着长裤长袖,已经做好一桌子小菜,开了一瓶啤酒,边慢悠悠喝着边看着灶上的火,不时要翻动下笋免的烤焦。就看见锅里咕嘟咕嘟的,一会屋子里就飘满了笋的清香味。由于笋多,足足煮了三大锅才算完。烤完晾凉了就用干净的保鲜袋装起来,往冰箱保鲜层一放,就大功告成了。接下来可以供我们享用好久。
夏日有三宝,对我来说就是绿豆汤,冰镇西瓜,这第三宝就是这咸笋。为什么呢?夏日炎炎没胃口,偏爱寡淡的汤汤水水,这咸笋是极好的下饭菜。最简单也是最日常的吃法,拿出几颗咸笋来,把多余的盐分洗去,用手掰成细些的一条条笋丝,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拌上些麻油,按我个人习惯我还会放点醋,就能端上桌子了。
咸笋与泡饭是绝配。为了吃上那口泡饭,我个懒虫就得与闹钟做斗争,提早从床上爬起来,就为了在家坐在餐桌旁安心吃个早饭。泡饭使隔夜的凉好的剩饭现煮,不能太稠,水要多些,饭一颗颗分明是最好,然后就着拌好的咸笋,每次总能呼溜溜吃一大碗,还觉得恨不得再吃一碗。
咸笋另一个我钟爱的吃法就是煮咸笋冬瓜汤,我从小是个水货,吃饭必定要有汤,吃饭前总要先喝上一碗汤,满意了再动筷子。咸笋切丁,冬瓜切片煮一碗汤,滋味清淡爽口,热的喝也行,凉了或者冷藏室放一会再拿出来滋味依旧笃鲜,夏日的烦躁好像统统甩到了脑后,我且慢慢对付眼前这碗汤。
咸笋就是我的夏日小滋味,往往这样的小菜小物就能让我满足。但生活又何尝不是由这样的小滋味串联起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