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七月份开始写作,伴随着开始大量的阅读,当所接触的信息和消息大量涌向我时,只在我的脑海里留下的是淡淡的痕迹,每次寻找素材时,都靠着微乎其微的印象在大脑里搜索,信息放在哪个角落里了。下面通过3本书来看看整理过后的人生是什么样子。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近藤麻理惠
真正的人生,从“整理之后”开始,我希望更多人能够尽早开始整理。
日本的新一代整理教主--近藤麻理惠,人生大半的精力用来研究“如何整理”的人的最大愿望,这本书就是告诉大家,若做一次整理,绝对不再回复到原来的状态的整理方法。
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整理家中所有的物品,包括衣服、书籍、文件、小件物品等。每个物品都有特定的整理方法,还介绍了卧室、厨房、洗漱间的整理办法,几乎囊括了房子的每个角落。
刚拿到这本书翻看之后,就爱上它,书上所写的每个字都不想错过,最痛苦的过程就是根据书上所写方法执行。从开始整理的那一刻起,人生就再次启动。我对很多观点有了新的解读:
“打扫”和“整理”是一对混淆的近义词,整理的对象是物品,而打扫的对象是污垢。整理是面向自己的行为,打扫是面向自然的行为。
整理的重点,不在于“应该把什么东西丢掉”。而是“自己想要在什么东西的围绕下生活”。
整理就是发现自己的一个过程,等你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在开始整理也不迟。真正的整理,并不是要你否定过去的自己,而是教你认清当下的自己。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
李参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面临着多重的考验,一切引起我注意的事(包括吃住行)、海量的信息、还有大脑时不时跳出的灵感和想法。
当我们大脑存储的信息越积越多,很多信息就会忘记,很多人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力减退,其实我们的大脑最擅长的是思考而不是记忆。
我们要给自己找一个存储信息的收集箱,我会介绍印象笔记这款手机应用,来充当我们的大脑,记录我们零散的记忆,记录我们想做的事情和需要做的事情。
当笔记本中存储大量的信息之后,我们必须学会处理并整合这些信息,存储并不等于掌握,加工过的信息才有被利用的价值。本书详细的介绍了信息的存储和加工的方法。
对于喜欢读书的孩子,本书也详细介绍了怎么整理读书笔记,当你整理过后,就好像随身带了图书馆,需要这些知识时,用到的内容就越多,这样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书到用时刚刚好。
小时候,我们的日记本上都是一些杂事。而如今,我们的日记本,不仅记录我们的杂事,还记录我们所学所用的知识。这世界上有不写日记而实现梦想的人吗?我觉得没有。日记就像你的朋友,记录着你的生活的点滴,记录着过去,也规划着未来。日子久了,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
张永锡
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执行的速度。习惯,让你从平庸走向卓越。
台湾有名的时间管理讲师张永锡,讲述了利用三十天时间练习3个习惯的形成。书中详细的介绍了三十天练习的步骤,第一个习惯找到每天最重要的那只青蛙,并吃了那只青蛙。第二个习惯清空收件匣。第三个习惯,每天做好重开机。3个习惯书中都有介绍详细的方法。
不要把自己限定在工作的八小时内,每天给自己制定三只最重要的青蛙,在十六个小时内完成,最后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系统化流程。
我们面对历史上最需要高效率的工作时代,手上拥有有史以来最有力量的各种工具,面对大量的信息和复杂度越来越大的任务,我们必须要有一套确实可行的系统化的流程,上述所讲的这三本书,就可以带你一起做到人生的幸福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