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8 反转肝气郁结,2025畅意表达

中医说我肝气郁结,我也总觉得自己有许多遗憾。

遗憾1:既想成长,又想高效,鱼与熊掌难兼得

因为想要成长,所以记录时间,复盘一日/一周/一月。

因为想要成长,所以践行【生命平衡轮】理论,将目标分为八大维度,希望每个维度的得分都不要太差。

可是一天只有24小时,若是在计划、记录复盘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会产生浪费了时间的感觉。

记录和复盘,这个行为不像执行,可以立即看到成效,若是长期缺乏正向的反馈,就会产生“成长挫败感”。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坚持一段时间便进入“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原因。

反转遗憾:

【1】心态转变:结硬寨 打呆仗 日拱一卒 功不唐捐

实际上,想要破除这种心态也很简单,可以借鉴曾国藩先生的“结硬寨 打呆仗”。

 如果说曾国藩先生崇尚“守拙”,那么这恰恰是他的智慧之处、成功之处。

成功最大的“捷径”恰恰是专注当下,不懈坚持的努力,也就是“笨”方法。

【2】记录记录:记录花时间的项目

如果觉得记录、复盘这两个动作很花时间,可以单独记录做这两件事所花费的时间。

看看究竟花费了多少时间,这两个让自己慢下来的时间,能不能产生复利。

PDCA循环的法则中,强调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ction),四个阶段中计划的内容最多耗时最长,且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而出现“浪费时间的感觉”,实质是对这四个过程时间占比没有充分了解。

将PDCA循环应用在个人成长中,“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是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的第一步。

而这一步是需要收集数据,基于个人的真实情况才能制定属于自己的计划。

因此,记录就是在帮助计划阶段,收集数据。

若能记录下在记录、复盘(check)的时间花销,这就更能明确自己在计划和检查方面的时间分配。

【记录记录】的行动难点:

1. 记录是随时的,单次时间不多,但频率高,需要自己留意每次记录的时间点。

2. 复盘是随心的,常常不自觉开启,进入心流状态,一发不可收拾,需要关注。

遗憾2:既希望小伙伴成长,又不想让大家觉得繁琐

 百日精进营中,没有带大家阅读写作。

    为什么没有带呢?因为看大家很忙碌的样子,好像每日打卡已经是个任务,不好意思再让大家额外增加任务。

在这里,我可能做了一个动作:思想越界。我并没有咨询过大家的意见,也没有在给出写作任务后,监督大家完成任务。

反转遗憾:

【1】咨询大家的看法。群里有些小伙伴是喜欢的。即使很忙碌,也不能忽视内心的书写。

【2】发布写作的主题。一周一次,向心写作。

【3】周中监督执行。我可以私信发送自己的,悄咪咪地监督大家完成任务。

遗憾3:既想畅意表达,又顾及他人感受,尊重保护隐私

    有时候想发写作的内容在群里,但一想到小伙伴说的“注意保护隐私”,就会退缩。

    “啊,写作的内容涉及隐私,发上来是不是不太好呢?”

反转遗憾:

    其实,我需要做课题分离。

    【晒自己】晒的是我的个人内容,只要我觉得可以晒,就没问题。只要内容不涉及他人的隐私即可。

    【尊重他人】没必要因为他人的一句话而不断反思自己,限制自己的行为。只要尊重他人,他不想晒就不晒,不强迫。

    没有遵从内心,行为是拧巴的。2025,希望自己能够向心写作,畅意表达,暴露自己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附件: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详解

■PDCA: 每个阶段对应步骤的推进过程

>PLAN

1.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1.1 确认问题

1.2 收集和组织数据

1.3 设定目标和测量方法

2. 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

3. 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4. 制定措施,提出行动计划

4.1 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

4.2 测试并选择

4.3 提出行动计划和相应的资源

>DO

5. 实施行动计划

>CHECK

6. 评估结果(分析数据)

>ACT

7.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8. 在下一个改进机会中重新使用PDCA循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