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来写这个东西,也是觉得有关大清朝最后那几位皇帝的名讳的一些事儿,现在看来也是真挺有意思的。在聊大清皇帝名讳的事儿之前呢,我们可以一起了解一下我们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历史和文化现象:避讳。
在中国古代,避讳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皇帝的名字,不能直呼其名,也不能直接在著书立说时直写其名,如若不慎直呼其名或直写起名,这就叫犯了国讳。这在古代是犯法的,甚至出过命案。
1757年发生的彭家屏案,乾隆帝认为彭在《大彭统记》中“于朕御名皆不缺笔。朕自即位以来,从未以犯联御讳罪人”,但彭历任大员,不同于老百姓,“其心实不可问,足见目无君上,为人类中所不可容”,“即赐令自尽”。1779年,江西举人王锡侯编成一部《字贯》,在凡例中将康熙、乾隆的名讳开列,乾隆帝认为“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王锡侯等被杀。又过一年,河南小商贩刘峨将《圣讳实录》印刷50本卖给应试的童生,这本小册子本来是教人们如何避讳的,却列出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御名,刘峨等也被杀。类似的文字狱很多。这些人多数是潦倒书生、市井贫民,根本不会也不敢“犯上”,而乾隆帝却无限上纲,滥杀无辜。雍正乾隆时期,专制集权者的滥逞淫威和草营人命达到极点。--- 摘自赵增越《清代皇帝的起名与避讳》一文
第二类是父母长辈的名字,也是要尽量避免直呼其名,这加家讳。不犯家讳不仅平常老百姓要时刻注意,哪怕天子在面对自己的列祖列宗时,也一样是要尊重的,皇帝也是子孙后代啊。
第三类是周公孔孟之类的圣人名字,这叫圣讳,中国古代儒家那些圣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他们的名字呢,从上到下都要尊重才行。
其实避讳这事儿,虽然现在没有古时候那么严苛了。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仍然有这些习惯。就好像一些国内大厂,他们的职工都有花名,取花名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在工作中给大家带来那种上下级的压迫感,另一方面当时也是为了避免直呼其名,尤其是下级对于上级这么称呼的时候,显得非常不合适。我们提前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或者花名,反正不是自己的真名,对于我们行走江湖有时候也挺有用的,特别是你对于自己的名字都不太满意的时候。
既然皇帝的名字是需要避免直呼其名,也不能直写其名,具体要怎么避免呢?
在清朝早期,为了避讳,在遇到和皇帝名字相同甚至同音的时候呢,都会选择换另一个字去替代。例如康熙帝的名字(皇帝的名字也叫御名)叫玄烨,所以那个时候凡是著书立说,遇到玄字都要易元字替代,遇到烨字都会以煜替代。甚至前人写的著作,也都要改。比如《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要改为“元之又元,众妙之门”,紫禁城的玄武门改成了神武门...
可能是替代啊、改来改去的方式太过于繁琐,有些时候改地面目全非,替代字都和原来的字根本搭不上边,给其他人带来了非常高的理解成本。所以后来呢,和皇帝名字的同音字就允许使用了。然后对于皇帝的名字,也不用替代成其他字了,只要少写一笔就可以了。这样的改变是有迹可循的。
1763年11月,纪晓岚奏请将民间书籍和宫中修书,凡御名本字及加有偏旁的字(如泓、玄、泓等)都要缺笔,科举考场中如误写者,都要加以处分。 乾隆帝批准了。
由此,后面很多时候,在遇到要写皇帝名字的时候,为了避讳,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少写一笔。
到这儿,就可以说一说有意思的事情了。
我们先来看大清朝最后四位皇帝的名讳,分别是:
爱新觉罗奕𬣞、爱新觉罗载淳、爱新觉罗载湉、爱新觉罗溥仪。
首先是爱新觉罗奕𬣞,其实这个奕𬣞的𬣞的右边呢,本来应该是宁,可是为了避讳嘛,就少了一笔成为𬣞。这个丁少了一笔叫什么呢,独丁,就一个儿子的意思。果然,咸丰帝就一个儿子载淳。
然后是爱新觉罗载淳,这个载淳的淳字少写一笔,那个子少些一笔成为”了“。”了“字不成”子“,果真我们的同治帝没有儿子。
接着就是爱新觉罗载湉,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光绪。载湉的”湉“字少一笔,就是最后那个”舌“少一笔,没有舌头了,就成哑巴了。在历史上,我们就看到我们的光绪帝活在慈禧的阴影之下,一辈子没有话语权。
最后就是爱新觉罗溥仪了,这个溥仪的”溥“字也要少一笔,我们看”儀"的繁体字,后面底下是个”我“字,”我“字少一笔,不成我。所以我们看,溥仪绝大时候都是被利用的角色,不仅无我,连大清都没了。
说起来这些个名字挺有意思的,古时老有人喜欢测字,我看那些老先生对于名字说起来那真是一套一套的。我们不迷信,但是文字的奥妙也值得了解一番。